新亚欧大陆桥西部沿桥陆港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 第9-11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研究评述及问题提出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陆港物流及其发展模式 | 第16-25页 |
2.1 陆港及其发展 | 第16-17页 |
2.1.1 陆港的内涵 | 第16页 |
2.1.2 陆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 第16-17页 |
2.2 陆港物流及其发展 | 第17-21页 |
2.2.1 陆港物流的基本要素和和特征 | 第17-19页 |
2.2.2 陆港物流发展模式演化的内在动力 | 第19页 |
2.2.3 陆港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2.3 陆港物流发展模式 | 第21-25页 |
2.3.1 国际中转型枢纽陆港 | 第21-22页 |
2.3.2 陆港-海港互动发展 | 第22页 |
2.3.3 区港联动-保税港区发展 | 第22-24页 |
2.3.4 网络体系化发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沿桥陆港物流发展现状及评价 | 第25-38页 |
3.1 新亚欧大陆桥沿桥陆港发展现状 | 第25-32页 |
3.1.1 郑州国际陆港 | 第26-28页 |
3.1.2 西安国际港务区 | 第28-30页 |
3.1.3 兰州陆港 | 第30页 |
3.1.4 新疆陆港 | 第30-32页 |
3.2 陆港发展评价 | 第32-36页 |
3.2.1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2页 |
3.2.2. 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3.2.3 沿桥陆港发展评价 | 第34-36页 |
3.3 存在问题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陆港物流发展模式的选择 | 第38-60页 |
4.1 西安陆港物流发展模式选择决策 | 第38-53页 |
4.1.1 指标体系的设定 | 第38-40页 |
4.1.2 运用AHP法建模 | 第40-43页 |
4.1.3 西安陆港物流发展模式选择决策 | 第43-53页 |
4.2 其它沿桥陆港物流发展模式建议 | 第53-60页 |
4.2.1 郑州陆港物流发展模式 | 第53-54页 |
4.2.2 兰州陆港物流发展模式 | 第54-56页 |
4.2.3 新疆陆港物流发展模式 | 第56-60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MATLAB程序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