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齿轮箱动态激励模拟及动力学性能优化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齿轮系统动态激励模拟现状 | 第9-10页 |
1.2.2 齿轮振动特性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齿轮系统动力学性能优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船用齿轮箱啮合性能分析与动态激励模拟 | 第15-29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船用齿轮箱静力学模型 | 第15-17页 |
2.3 船用齿轮箱静力学分析 | 第17-21页 |
2.3.1 齿轮副啮合性能分析 | 第17-20页 |
2.3.2 轴承刚度分析 | 第20-21页 |
2.4 齿轮系统动态激励模拟 | 第21-28页 |
2.4.1 内部激励模拟 | 第21-27页 |
2.4.2 外部激励模拟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船用齿轮箱模态及动态响应有限元分析 | 第29-47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基于ANSYS的动力学分析理论 | 第29-31页 |
3.2.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29-30页 |
3.2.2 动态响应分析 | 第30-31页 |
3.3 船用齿轮箱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31-32页 |
3.4 船用齿轮箱模态分析 | 第32-34页 |
3.5 船用齿轮箱动态响应分析 | 第34-45页 |
3.5.1 船用齿轮箱动态响应分析模型 | 第34-35页 |
3.5.2 动态响应分析结果 | 第35-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船用齿轮箱单目标动力优化设计 | 第47-71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单目标优化设计理论 | 第47-48页 |
4.3 ANSYS优化方法 | 第48-50页 |
4.3.1 零阶优化理论 | 第48页 |
4.3.2 一阶优化理论 | 第48-49页 |
4.3.3 收敛准则 | 第49-50页 |
4.4 船用齿轮箱动力性能优化模型 | 第50-54页 |
4.4.1 优化设计流程 | 第50-51页 |
4.4.2 目标函数 | 第51页 |
4.4.3 设计变量 | 第51-53页 |
4.4.4 状态变量 | 第53页 |
4.4.5 灵敏度分析 | 第53-54页 |
4.5 船用齿轮箱动力性能优化 | 第54-60页 |
4.5.1 振动模态优化 | 第54-57页 |
4.5.2 振动响应优化 | 第57-60页 |
4.6 齿轮箱动力性能优化结果验证 | 第60-70页 |
4.6.1 齿轮箱振动模态优化结果验证 | 第60-63页 |
4.6.2 齿轮箱动态响应优化结果验证 | 第63-7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船用齿轮箱模态-响应联合优化设计 | 第71-85页 |
5.1 引言 | 第71页 |
5.2 多目标优化设计理论 | 第71-72页 |
5.3 船用齿轮箱联合优化模型 | 第72-74页 |
5.3.1 目标函数 | 第72页 |
5.3.2 设计变量 | 第72-73页 |
5.3.3 状态变量 | 第73页 |
5.3.4 灵敏度分析 | 第73页 |
5.3.5 优化设计流程 | 第73-74页 |
5.4 船用齿轮箱模态-响应联合优化 | 第74-78页 |
5.5 船用齿轮箱联合优化结果验证 | 第78-84页 |
5.5.1 优化后齿轮箱静强度验证 | 第78-79页 |
5.5.2 优化后齿轮箱固有频率验证 | 第79页 |
5.5.3 齿轮箱动态响应优化结果验证 | 第79-8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6 船用齿轮箱传动系统动力性能优化 | 第85-99页 |
6.1 引言 | 第85页 |
6.2 船用齿轮箱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85-92页 |
6.2.1 各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 | 第86-87页 |
6.2.2 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 | 第87-88页 |
6.2.3 微分方程参数分析 | 第88-89页 |
6.2.4 解析法求解 | 第89-92页 |
6.3 船用齿轮箱传动系统离散优化模型 | 第92-95页 |
6.3.1 优化设计流程 | 第92-93页 |
6.3.2 目标函数 | 第93页 |
6.3.3 设计变量 | 第93-94页 |
6.3.4 约束条件 | 第94-95页 |
6.4 船用齿轮箱传动系统离散优化结果 | 第95-9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7.1 结论 | 第99页 |
7.2 展望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附录 | 第107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7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107页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