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矿区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其控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2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5-2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2 乌海矿区主采煤层巷道工程地质特征及支护 | 第27-36页 |
2.1 工程地质特征 | 第27-28页 |
2.2 主采煤层回采巷道现状调研及分析 | 第28-32页 |
2.3 煤岩样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 第32-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乌海矿区主采煤层顶板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 第36-46页 |
3.1 主采煤层初步分类 | 第36-40页 |
3.2 煤层顶板沉积环境分析 | 第40-44页 |
3.3 煤层顶板结构及其稳定性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 | 第46-60页 |
4.1 顶板结构稳定性指标研究 | 第46-50页 |
4.2 顶板结构稳定性数值计算研究 | 第50-56页 |
4.3 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 | 第56-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基于稳定性分类的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 第60-67页 |
5.1 回采巷道变形破坏规律分析 | 第60-64页 |
5.2 巷道支护效果 | 第64-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7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