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库绿洲蒸散发时空变化对LUCC的响应分析研究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第19-25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1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概况 | 第19页 |
2.1.2 气候 | 第19-20页 |
2.1.3 水资源概况 | 第20-21页 |
2.1.4 土壤和植被 | 第21页 |
2.2 所用数据来源简介 | 第21-24页 |
2.2.1 遥感数据 | 第21-23页 |
2.2.2 DEM数据 | 第23页 |
2.2.3 气象数据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5-34页 |
3.1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 | 第25-26页 |
3.2 基于SEBAL模型估算ET | 第26-30页 |
3.3 FAO-PM(彭曼-蒙特斯)公式 | 第30页 |
3.4 局部空间自相关 | 第30-31页 |
3.5 地表参数的选取 | 第31-3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蒸散量的影响 | 第34-53页 |
4.1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34-38页 |
4.1.1 LUCC类型的整体特征分析 | 第34-36页 |
4.1.2 LUCC类型转移过程 | 第36-38页 |
4.2 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 第38-51页 |
4.2.1 SEBAL模型精度验证 | 第38-39页 |
4.2.2 日蒸散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39-42页 |
4.2.3 日蒸散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42-51页 |
4.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ET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地表参数与日蒸散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53-81页 |
5.1 地表参数分析 | 第53-65页 |
5.1.1 植被指数分析 | 第53-57页 |
5.1.2 水体指数分析 | 第57-63页 |
5.1.3 地表温度分析 | 第63-65页 |
5.2 地表参数与日ET相关性分析 | 第65-80页 |
5.2.1 植被指数与日ET相关性分析 | 第65-70页 |
5.2.2 水体指数与日ET相关性分析 | 第70-78页 |
5.2.3 地表温度与日ET相关性分析 | 第78-8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1-83页 |
6.2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在读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第93-94页 |
参与的项目 | 第93页 |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