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老师职业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引言 | 第8-2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学校布局调整 | 第8页 |
2.寄宿小学出现 | 第8-9页 |
3.生活老师产生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页 |
2.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国外关于寄宿制学校生活老师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2.国内关于寄宿制学校生活老师的相关研究 | 第12-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8页 |
3.访谈调查法 | 第18页 |
4.教育观察法 | 第18-19页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1.农村寄宿制小学 | 第19页 |
2.生活老师 | 第19页 |
3.职业生活 | 第19-20页 |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老师的角色期待 | 第20-26页 |
(一)生活老师是寄宿生衣食住行的监护者 | 第20-21页 |
(二)生活老师是寄宿生身心健康的守护者 | 第21-23页 |
1.保证寄宿生的身体健康 | 第21-22页 |
2.预防寄宿生的心理问题 | 第22-23页 |
(三)生活老师是寄宿生养成教育的承担者 | 第23页 |
(四)生活老师是寄宿生课余生活的设计者 | 第23-24页 |
(五)生活老师是寄宿生发展进步的促进者 | 第24-26页 |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老师职业生活的现实状况 | 第26-46页 |
(一)调查对象 | 第26页 |
(二)研究工具 | 第26页 |
(三)调查结果 | 第26-46页 |
1.基本构成 | 第27-30页 |
2.工作状态 | 第30-43页 |
3.社会地位 | 第43-44页 |
4.福利待遇 | 第44-46页 |
四、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老师职业生活的主要问题 | 第46-51页 |
(一)身份尴尬,地位低 | 第46-47页 |
(二)工作辛苦,待遇差 | 第47-48页 |
(三)责任重大,保障弱 | 第48-49页 |
(四)队伍不稳,人员少 | 第49-50页 |
(五)聘用随意,素质低 | 第50-51页 |
五、促进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老师职业发展的策略 | 第51-61页 |
(一)明确生活老师的身份,提升地位 | 第51-53页 |
1.有效的政策支持 | 第51-52页 |
2.合理的人员编制 | 第52页 |
3.良好的职业认同 | 第52页 |
4.明确的角色定位 | 第52-53页 |
(二)规范生活老师的聘任,保证素质 | 第53-55页 |
1.建立准入制度 | 第53页 |
2.完善配备标准 | 第53-54页 |
3.优化聘任程序 | 第54-55页 |
(三)提高生活老师的待遇,保障生活 | 第55-57页 |
1.合理的工资标准 | 第55页 |
2.有效的福利激励 | 第55-56页 |
3.公正的考核机制 | 第56-57页 |
(四)完善生活老师的培训,促进发展 | 第57-59页 |
1.强化生活老师职前培训 | 第57-58页 |
2.重视生活老师职后发展 | 第58-59页 |
(五)加强生活老师的管理,注重人性化 | 第59-61页 |
1.完善合情合理的管理制度 | 第59页 |
2.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59页 |
3.优化灵活高效的管理方式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