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新煤矿动压条件下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1 绪论 | 第6-15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 ·支护理论研究 | 第9-12页 |
| ·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2 巷道支护影响因素分析 | 第15-25页 |
| ·矿井概况 | 第15-19页 |
| ·井田范围 | 第15页 |
| ·开拓方式及采区划分 | 第15-16页 |
| ·煤系地层 | 第16-17页 |
| ·煤层 | 第17-18页 |
| ·水文地质 | 第18-19页 |
| ·L3515 机巷掘进条件 | 第19-20页 |
| ·巷道围岩力学性能测试 | 第20-22页 |
| ·巷道所受影响分析 | 第22-23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高应力锚杆支护设计 | 第25-38页 |
| ·信息化设计方法简介 | 第25-26页 |
| ·信息化设计程序 | 第26-28页 |
| ·地质力学评估 | 第26-27页 |
| ·施工监测 | 第27页 |
| ·信息反馈及修正设计 | 第27-28页 |
| ·锚杆支护设计 | 第28-31页 |
| ·淋水带内的支护 | 第31-34页 |
| ·数值计算分析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工程应用与效果评价 | 第38-49页 |
| ·巷道矿压观测 | 第38页 |
| ·监测内容和所需仪器设备 | 第38页 |
| ·测站设置 | 第38-41页 |
| ·监测结果分析 | 第41-47页 |
|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结果 | 第41-42页 |
| ·深孔位移 | 第42-45页 |
| ·锚杆(索)工作阻力 | 第45-46页 |
| ·顶板离层 | 第46-47页 |
| ·主要结论及支护改进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结论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录 | 第54-55页 |
| 附表 | 第55-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