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主要缩略词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减数分裂重组的研究现状及其对选择的影响 | 第14-55页 |
1.1 引言-减数分裂重组的概述 | 第14-15页 |
1.2 重组发生的分子机制 | 第15-21页 |
1.2.1 交叉互换的分子机制 | 第16-18页 |
1.2.2 基因转换的分子机制 | 第18-20页 |
1.2.3 交叉互换和基因转换的平衡 | 第20-21页 |
1.3 模式生物中重组率的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1.3.1 酵母的重组 | 第22-23页 |
1.3.2 果蝇的重组 | 第23-24页 |
1.3.3 植物的重组 | 第24-25页 |
1.3.4 哺乳动物的重组 | 第25-26页 |
1.4 影响同源重组的因素 | 第26-31页 |
1.4.1 染色质结构 | 第27-29页 |
1.4.2 转录因子的影响 | 第29-30页 |
1.4.3 DNA序列特征 | 第30-31页 |
1.4.4 细胞生化环境 | 第31页 |
1.5 重组的遗传效应 | 第31-38页 |
1.5.1 重组引起突变 | 第31-34页 |
1.5.2 重组与选择 | 第34-35页 |
1.5.3 重组对基因组演化的作用 | 第35-38页 |
1.6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38-40页 |
1.7 参考文献 | 第40-55页 |
第二章 酵母减数分裂的高分辨重组图谱 | 第55-78页 |
2.1 引言 | 第55-56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56-65页 |
2.2.1 培养基及生长条件 | 第56-57页 |
2.2.2 菌株来源及改造 | 第57-60页 |
2.2.3 酵母二倍体细胞接合 | 第60-61页 |
2.2.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第61-63页 |
2.2.5 测序减数分裂后代 | 第63页 |
2.2.6 二代测序的序列分析 | 第63-65页 |
2.3 结果 | 第65-71页 |
2.3.1 一个简单的酵母群体 | 第65页 |
2.3.2 交叉互换和基因转换的数目 | 第65-68页 |
2.3.3 交叉互换和基因转换的分布和长度 | 第68-71页 |
2.4 讨论 | 第71-73页 |
2.4.1 独特的实验和测序设计 | 第71-73页 |
2.4.2 对基因转换更高精度的估计 | 第73页 |
2.5 小结 | 第73-75页 |
2.6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第三章 酵母减数分裂重组对选择的贡献 | 第78-111页 |
3.1 引言 | 第78-7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79-82页 |
3.2.1 减数分裂群体的构建 | 第79-80页 |
3.2.2 等位基因频率的计算和模拟 | 第80-81页 |
3.2.3 探测受选择的位点 | 第81页 |
3.2.4 计算受选择位点上交叉互换与基因转换对选择的贡献 | 第81-82页 |
3.2.5 系统演化分析 | 第82页 |
3.3 结果 | 第82-96页 |
3.3.1 S288c/YJM789减数分裂后代构建的群体 | 第82-84页 |
3.3.2 基因组上的选择印记 | 第84-90页 |
3.3.3 重组对选择印记的贡献 | 第90-93页 |
3.3.4 重组对群体结构重建的影响 | 第93-96页 |
3.4 讨论 | 第96-103页 |
3.4.1 选择的来源 | 第96-98页 |
3.4.2 “选择单位”与“非完全选择” | 第98-101页 |
3.4.3 重组对群体结构变化的作用 | 第101-102页 |
3.4.4 其他可能的机制 | 第102-103页 |
3.5 小结 | 第103-105页 |
3.6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全文结论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113-114页 |
附录A | 第114-116页 |
附录B | 第116-122页 |
附件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