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昆虫生态学和昆虫地理学论文

秦岭地区蠋步甲(Dolichus halensis)谱系地理学及群体遗传结构初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部分 谱系地理学研究第9-19页
   ·谱系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第9页
   ·谱系地理学产生的原因第9-10页
   ·谱系地理学研究内容第10页
   ·谱系地理学的发展第10-11页
   ·线粒体作为工具的特性第11-13页
     ·动物线粒体的作用及基因组的结构特点第11-12页
     ·细胞色素C的特性第12页
     ·线粒体DNA在谱系地理学研究上特点第12-13页
   ·种群遗传学研究第13-14页
     ·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第13页
     ·种群遗传学的研究内容第13-14页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第14-15页
   ·生物的遗传物质多样性及其意义第15页
   ·系统发生与系统发生树第15-16页
   ·秦岭山脉的特点第16-17页
   ·计算机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第17-19页
第二部分 蠋步甲的相关研究概况第19-21页
   ·蠋步甲简介第19-20页
     ·蠋步甲形态特征第19页
     ·蠋步甲的地理分布和生活习性第19-20页
     ·资源价值第20页
   ·步甲科的前期研究概况第20页
   ·选择蠋步甲做谱系地理学的原因第20页
   ·物种保护第20-21页
第三部分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1-29页
   ·野外标本的采集点第21-23页
     ·标本的采集方法第22-23页
   ·实验室的实验工作第23-26页
     ·所需溶液的配方第23-24页
     ·标本的鉴定第24页
     ·总DNA的提取第24-25页
     ·PCR目的片段的扩增第25页
     ·PCR产物的纯化和提取第25-26页
     ·胶回收的步骤第26页
   ·实验室数据的分析处理工作第26-29页
     ·在blast数据库里面进行比对第26-27页
     ·相关软件的处理分析第27-29页
第四部分 结果部分第29-41页
   ·序列特性分析第29-31页
     ·碱基的组成第29页
     ·单倍型及单倍型的分布第29-30页
     ·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第30-31页
   ·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分析第31页
   ·秦岭地区蠋步甲谱系发育分析第31-34页
   ·秦岭地区蠋步甲谱系地理学分析第34-41页
     ·最小生成树第34-36页
     ·嵌套进化支序图第36-39页
     ·Geodis分析结果第39-41页
第五部分 讨论第41-45页
   ·秦岭地区蠋步甲种群遗传变异分析第41页
   ·根据H值和N值来推测秦岭地区蠋步甲演化的历史事件过程第41-42页
   ·利用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第42页
   ·利用嵌套进化支序图的结果分析第42-43页
   ·结果第43-45页
第六部分 建议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附录第51-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灌木层物种对辽东栎更新的影响
下一篇:黑尾地鸦和银脸长尾山雀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