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研究目标及开发内容 | 第10页 | 
| 1.3 全文安排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文献及技术综述 | 第12-16页 | 
| 2.1 课题研究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 2.1.1 国外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2.1.2 国内计量/检测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2.2 系统架构及开发技术选型 | 第15-16页 | 
| 2.2.1 系统架构 | 第15页 | 
| 2.2.2 开发技术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装备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16-24页 | 
| 3.1 需求分析 | 第16-18页 | 
| 3.1.1 领域需求分析 | 第16-17页 | 
| 3.1.2 功能需求分析 | 第17页 | 
| 3.1.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 3.1.4 数据库需求 | 第18页 | 
| 3.2 主要业务流程分析 | 第18-19页 | 
| 3.3 系统的主要用例分析 | 第19-24页 | 
| 3.3.1 收样用例 | 第19-20页 | 
| 3.3.2 检定用例 | 第20-21页 | 
| 3.3.3 核检用例 | 第21-23页 | 
| 3.3.4 证书管理用例 | 第23-24页 | 
| 第四章 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 第24-34页 | 
| 4.1 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24-29页 | 
| 4.1.1 仪器收样模块 | 第24-25页 | 
| 4.1.2 仪器检定模块 | 第25-26页 | 
| 4.1.3 仪器核检模块 | 第26-28页 | 
| 4.1.4 证书管理模块 | 第28-29页 | 
| 4.2 系统的权限控制设计 | 第29-30页 | 
| 4.3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第30-34页 | 
| 4.3.1 概念结构设计 | 第30页 | 
| 4.3.2 逻辑结构设计 | 第30-33页 | 
| 4.3.3 约束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计量仪器检测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34-61页 | 
| 5.1 权限管理 | 第34-43页 | 
| 5.1.1 所有用户 | 第35-36页 | 
| 5.1.2 组织管理 | 第36-40页 | 
| 5.1.3 角色管理 | 第40-42页 | 
| 5.1.4 系统读取权限构建菜单 | 第42-43页 | 
| 5.1.5 密码管理 | 第43页 | 
| 5.2 客户管理 | 第43-44页 | 
| 5.2.1 客户资料 | 第43页 | 
| 5.2.2 锁定客户 | 第43-44页 | 
| 5.2.3 客户联系人 | 第44页 | 
| 5.3 仪器样品管理 | 第44-53页 | 
| 5.3.1 到期仪器 | 第44-46页 | 
| 5.3.2 仪器样品管理 | 第46-51页 | 
| 5.3.3 受检设备管理 | 第51-53页 | 
| 5.4 任务管理 | 第53页 | 
| 5.5 任务管理(收样) | 第53-56页 | 
| 5.5.1 待提交任务 | 第53-55页 | 
| 5.5.2 已经提交任务 | 第55-56页 | 
| 5.5.3 缓办任务 | 第56页 | 
| 5.6 任务管理(任务管理员) | 第56-57页 | 
| 5.6.1 待分配任务 | 第56页 | 
| 5.6.2 已分配任务 | 第56页 | 
| 5.6.3 缓办任务 | 第56-57页 | 
| 5.7 任务管理(检定员) | 第57页 | 
| 5.7.1 待审核任务 | 第57页 | 
| 5.7.2 已审核任务 | 第57页 | 
| 5.7.3 缓办任务 | 第57页 | 
| 5.8 任务管理(核检员) | 第57-58页 | 
| 5.8.1 待审核任务 | 第57页 | 
| 5.8.2 已审核任务 | 第57-58页 | 
| 5.8.3 缓办任务 | 第58页 | 
| 5.9 任务管理(主任) | 第58-59页 | 
| 5.9.1 待审核任务 | 第58页 | 
| 5.9.2 已审核任务 | 第58页 | 
| 5.9.3 缓办任务 | 第58-59页 | 
| 5.10 任务管理(资料员) | 第59-61页 | 
| 5.10.1 待审核任务 | 第59页 | 
| 5.10.2 已提交任务 | 第59页 | 
| 5.10.3 已完成任务 | 第59-6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6.1 结论 | 第61页 |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