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SCAL型间接空冷系统夏季运行优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空冷技术分类第10-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间接空冷技术的新发展第16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间接空冷塔数值模拟研究第18-32页
    2.1 物理模型第18-19页
    2.2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19-23页
        2.2.1 Gambit软件介绍第19-20页
        2.2.2 模型建立第20-21页
        2.2.3 网格划分第21-22页
        2.2.4 边界条件设置第22-23页
    2.3 Fluent计算模型第23-25页
        2.3.1 Fluent基本模型第23-24页
        2.3.2 多孔介质模型第24-25页
    2.4 间接空冷塔塔底散热单元周围流场分析第25-30页
        2.4.1 无风情况下空冷塔周围压力场分布第25-26页
        2.4.2 不同风速下空冷塔周围速度场分布第26-28页
        2.4.3 迎风面塔底散热单元径向速度分布第28-29页
        2.4.4 空冷塔周围散热器温度场分布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间接空冷散热单元喷雾增湿效果数值研究第32-50页
    3.1 喷雾增湿系统的原理和结构第32-34页
        3.1.1 喷雾增湿系统的工作原理第32页
        3.1.2 喷雾增湿系统的结构第32-33页
        3.1.3 喷嘴的选择第33-34页
    3.2 散热器单元数值模型第34-38页
        3.2.1 物理模型第34-35页
        3.2.2 控制方程第35页
        3.2.3 边界条件第35-36页
        3.2.4 离散相模型第36-37页
        3.2.5 离散相与连续相耦合计算第37-38页
    3.3 数值求解及结果分析第38-42页
        3.3.1 不加喷雾增湿装置散热器数值模拟第38-40页
        3.3.2 加装喷雾增湿装置后散热器数值模拟第40-42页
    3.4 间接空冷喷雾增湿装置优化结果及分析第42-47页
        3.4.1 喷嘴布置及喷射方向设计图第42-43页
        3.4.2 喷嘴单排布置与双排布置换热效果对比第43-44页
        3.4.3 喷嘴位置改变对换热效果的影响第44-45页
        3.4.4 喷嘴喷射角度变化对换热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3.4.5 风速变化对喷雾增湿换热效果的影响第46-47页
    3.5 喷雾增湿装置对机组背压的影响第47-49页
    3.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基于湿、空冷机组并存电厂夏季运行优化研究第50-59页
    4.1 湿式尖峰冷却器系统方案第50-54页
        4.1.1 湿式尖峰冷却器系统介绍第50-51页
        4.1.2 嘉峪关某电厂湿式尖峰冷却器系统可行性分析第51页
        4.1.3 嘉峪关某电厂湿式尖峰冷却器系统主要参数设计计算第51-53页
        4.1.4 空冷机组高背压供热第53-54页
    4.2 湿、空冷机组交叉补水方案第54-58页
        4.2.1 电厂补水系统背景介绍第54-55页
        4.2.2 电厂原补水系统流程介绍第55-56页
        4.2.3 湿、空冷机组交叉补水方案流程第56-57页
        4.2.4 湿、空冷组交叉补水方案可行性分析第57-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5.1 结论第59页
    5.2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智能爬升装置研究与实验
下一篇:电力通信网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