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MIMO雷达概念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1.2 真假弹头检测识别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3 MIMO雷达研究弹道目标的意义和优势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MIMO雷达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真假弹头识别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真假弹头目标运动特性分析 | 第18-32页 |
2.1 弹道导弹目标基本特性分析 | 第18-21页 |
2.1.1 弹道目标简介和主要特征 | 第18-19页 |
2.1.2 弹道目标飞行各阶段的运动特征 | 第19-21页 |
2.2 弹道目标中段飞行运动特征模型 | 第21-27页 |
2.2.1 主要坐标系定义及坐标转换 | 第21-24页 |
2.2.2 弹道目标中段飞行的质心运动轨迹模型分析 | 第24-25页 |
2.2.3 弹道目标微动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2.3 弹道目标运动特性数学模型 | 第27-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分布式处理的MIMO雷达接收信号模型 | 第32-42页 |
3.1 分置天线MIMO雷达 | 第32-37页 |
3.1.1 分置天线MIMO雷达的原理 | 第32-35页 |
3.1.2 分置天线MIMO雷达的接收信号模型 | 第35-37页 |
3.2 基于分布式处理的MIMO雷达接收信号模型 | 第37-39页 |
3.3 弹道目标的运动状态空间模型 | 第39-41页 |
3.3.1 状态空间模型的原理 | 第39页 |
3.3.2 弹道目标的状态空间模型 | 第39-40页 |
3.3.3 状态空间模型概率密度函数推导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局部最优检测理论的真假弹头识别算法 | 第42-59页 |
4.1 真假弹道目标检测的假设检验模型 | 第42-44页 |
4.2 局部最优检测理论 | 第44-46页 |
4.3 真假弹头识别的局部最优未知方向检测算法 | 第46-51页 |
4.4 一维和多维变量的检测器仿真和分析 | 第51-58页 |
4.4.1 一维未知参数的检测器仿真及分析 | 第52-54页 |
4.4.2 多维未知参数的检测器仿真和分析 | 第54-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MIMO雷达真假弹头目标的分布式检测算法 | 第59-69页 |
5.1 分布式检测理论 | 第59-60页 |
5.2 真假弹头识别分布式硬判决检测算法 | 第60-64页 |
5.3 真假弹头识别分布式硬判决仿真与分析 | 第64-68页 |
5.3.1 融合准则门限大小对分布式检测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5.3.2 子块观测噪声和虚警概率对分布式检测性能的影响 | 第66-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69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