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基本思路 | 第10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技术转移的发展与现状 | 第12-20页 |
2.1 技术转移简介 | 第12页 |
2.2 全球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2.3 技术转移在中国 | 第14-19页 |
2.3.1 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态势 | 第14-15页 |
2.3.2 我国技术转移机构的两种类型 | 第15-17页 |
2.3.3 我国技术转移的商业机会 | 第17-18页 |
2.3.4 我国技术转移的商业挑战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ZW公司技术转移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0-35页 |
3.1 ZW公司基本情况 | 第20-24页 |
3.1.1 依托资源 | 第20-21页 |
3.1.2 公司概况及剖析 | 第21-23页 |
3.1.3 经营业绩与融资后压力 | 第23-24页 |
3.2 技术转移业务的现状介绍 | 第24-30页 |
3.2.1 主要方式与代表性案例 | 第24-25页 |
3.2.2 市场选择与客户建设 | 第25-27页 |
3.2.3 技术创新的组织与生产 | 第27-28页 |
3.2.4 主要服务渠道与方式 | 第28-30页 |
3.3 技术转移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 | 第30-33页 |
3.3.1 市场细分与客户定位 | 第30-32页 |
3.3.2 技术能力与资源组织 | 第32页 |
3.3.3 服务提供与价格设定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ZW公司技术转移的发展对策及改进建议 | 第35-53页 |
4.1 工业技术研究院模式对技术转移的启示 | 第35-40页 |
4.1.1 企业研究院 | 第35-37页 |
4.1.2 工业研究院 | 第37-40页 |
4.2 工研院模式运用于ZW技术转移的SWOT分析 | 第40-43页 |
4.2.1 市场机会(Opportunity) | 第40-41页 |
4.2.2 面临的挑战(Threat) | 第41-42页 |
4.2.3 实施优势(Strength) | 第42页 |
4.2.4 客观劣势(Weakness) | 第42-43页 |
4.3 对ZW技术转移的建议 | 第43-52页 |
4.3.1 构建ZW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 | 第43-45页 |
4.3.2 聚焦七个重点技术领域 | 第45-47页 |
4.3.3 选择光电所作为工研院分期建设的试点 | 第47-48页 |
4.3.4 推行技术和市场“成功链接”的三项措施 | 第48-49页 |
4.3.5 实现目标客户的差异化服务和定价策略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实施保障 | 第53-57页 |
5.1 坚持开放合作与资源整合 | 第53-54页 |
5.2 保证创新基础条件的投入与建设 | 第54页 |
5.3 优化技术转移运营和考核激励机制 | 第54-55页 |
5.4 营造持续创新和勇于创业的企业文化 | 第55-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