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1.3.1 国外 | 第11-12页 |
1.3.2 国内 | 第12-13页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和特点 | 第14-17页 |
2.1 固定价格发行定价机制 | 第14-15页 |
2.2 拍卖发行定价机制 | 第15页 |
2.3 累计投标询价机制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影响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因素 | 第17-22页 |
3.1 影响A股IPO需求的发行者动机 | 第17-18页 |
3.2 影响A股IPO供给的投资者目的 | 第18-19页 |
3.3 影响A股IPO估值的承销商的偏好 | 第19-20页 |
3.4 影响A股IPO定价机制的政府监管 | 第20-22页 |
第四章 国内外IPO定价机制比较分析 | 第22-33页 |
4.1 世界范围内使用率较高的IPO定价机制基础理论 | 第22-27页 |
4.1.1 国际常用IPO发行方式 | 第22-24页 |
4.1.2 国际常用IPO定价方法 | 第24-27页 |
4.2 我国现行IPO定价机制及其主要问题 | 第27-33页 |
4.2.1 我国现行IPO发行方式及其主要问题 | 第27-30页 |
4.2.2 我国新股发行的定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第五章 我国IPO定价机制效率分析 | 第33-44页 |
5.1 IPO定价机制中的效率 | 第33页 |
5.2 IPO定价机制效率以及参照标准 | 第33-35页 |
5.2.1 IPO定价机制效率概念 | 第33-34页 |
5.2.2 IPO定价机制效率的衡量标准 | 第34-35页 |
5.3 中国IPO定价机制效率情况 | 第35-36页 |
5.4 不同因素影响下我国IPO定价机制效率差异性分析 | 第36-41页 |
5.4.1 发行方式 | 第36-39页 |
5.4.2 定价方法 | 第39-41页 |
5.5 分析结果 | 第41页 |
5.6 国外IPO定价机制 | 第41-44页 |
5.6.1 美国 | 第41-42页 |
5.6.2 日本 | 第42-44页 |
第六章 完善我股IPO定价机制的主要对策 | 第44-51页 |
6.1 约束承销商的承销行为 | 第44-47页 |
6.1.1 市场化下确立承销服务价格机制 | 第44-45页 |
6.1.2 发行证券时进一步健全保荐人制度 | 第45-46页 |
6.1.3 实行承销商声誉级别划分体制 | 第46-47页 |
6.1.4 使承销商股权机构多样化 | 第47页 |
6.2 调整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价格差别 | 第47-49页 |
6.3 扶持机构投资人捍卫中小投资人权益 | 第49页 |
6.4 证券监管者的激励相容 | 第49-50页 |
6.5 严格监管、严厉处罚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