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红楼梦》研究与评论论文

《红楼梦》引唐诗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0-20页
    一、选题的缘由及需要说明的问题第10-11页
    二、研究综述第11-18页
        (一) 唐诗与《红楼梦》的整体研究第12-13页
        (二) 唐代诗人与《红楼梦》的研究第13-15页
        (三) 唐诗与《红楼梦》的诗性研究第15-18页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第一章 《红楼梦》的诗意显现与引唐诗的关系第20-46页
    第一节 《红楼梦》的唐诗诗意显现第20-27页
        一、《红楼梦》的书名第20-21页
        二、《红楼梦》书名的典出与唐诗第21-27页
            (一) 唐诗中“红楼”二字的表意类别第21-23页
            (二) 《红楼梦》书名典出的分析第23-27页
    第二节 《红楼梦》引唐诗与《红楼梦》“为闺阁昭传”的题旨表达第27-46页
        一、从大观园的诗歌活动中“为闺阁昭传”第27-31页
            (一) 大观园筹建期引唐诗的情况第28-29页
            (二) 大观园建成期引唐诗的情况第29-31页
        二、从“为闺阁昭传”的代言体角度看“大旨言情”的主旨第31-46页
            (一) 《红楼梦》引唐诗的“代言之代言”第31-38页
            (二) 唐诗中的“男子作闺音”与曹雪芹的创作心境表达第38-42页
            (三) 引唐诗中的“代言体”与“色空观”第42-46页
第二章 《红楼梦》引唐诗的分期及其规律第46-62页
    第一节 《红楼梦》引唐诗分期分布概况第46-53页
        一、《红楼梦》引唐诗的分期分布第46-47页
        二、分期分布中的规律分析第47-53页
            (一) 《红楼梦》之盛唐引唐诗第48-50页
            (二) 《红楼梦》之中晚唐引唐诗第50-53页
    第二节 引唐诗中无初唐诗之分析第53-62页
        一、初唐歌行体诗对《红楼梦》体式影响第53-57页
            (一) 《代悲白头翁》与《葬花吟》在体式上都为“吟”第53-54页
            (二) 《春江花月夜》与《秋窗风雨夕》的关联第54-55页
            (三) 四首歌行体诗歌之间互有关联第55-57页
        二、初唐诗人刘希夷与《红楼梦》第57-59页
            (一) 刘希夷在《红楼梦》中的表述第57-58页
            (二) 刘希夷与曹雪芹第58-59页
        三、初唐诗歌化用与《红楼梦》引唐诗第59-62页
            (一) 《代悲白头翁》与《葬花吟》第59-60页
            (二) 《春江花月夜》与《秋窗风雨夕》第60-62页
第三章 《红楼梦》引唐诗的艺术特色第62-86页
    第一节 《红楼梦》引唐诗中的声音意象第63-70页
        一、曹雪芹的音乐素养第64-66页
            (一) 曹雪芹精通音乐,音乐素养较高第64-65页
            (二)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上“借音”第65-66页
        二、《红楼梦》引唐诗中“声音意象”分析第66-70页
            (一) 声音意象的大致分类第67-68页
            (二) 声音意象的情蕴表达第68-70页
    第二节 《红楼梦》引唐诗中的“画意”第70-77页
        一、曹雪芹的绘画素养第70-72页
            (一) 曹雪芹画技高超,绘画素养良好第70-71页
            (二) 曹雪芹偏爱写意画第71-72页
        二、《红楼梦》引唐诗中“画意”分析第72-77页
            (一) “诗中有画”的内涵第72-74页
            (二) 通过“视境”展现出的“意境”第74页
            (三) 通过色彩内蕴“画意”第74-75页
            (四) 通过绘画手法“传神写照”第75-77页
    第三节 《红楼梦》引唐诗诗人与《红楼梦》中展现的个性色彩第77-86页
        一、引唐诗诗人与曹雪芹的人生遭际第77-83页
            (一) 《红楼梦》引唐诗诗人怀才不遇与曹雪芹第77-79页
            (二) 《红楼梦》引唐诗诗人的官场失意与曹雪芹第79-80页
            (三) 《红楼梦》引唐诗诗人之诗酒放诞与曹雪芹第80-83页
        二、从引唐诗角度看《红楼梦》的青春色彩与诗文契合第83-86页
            (一) 展现青春的才情第83-84页
            (二) 展现青春的多种心理第84-86页
结语第86-87页
附录《红楼梦》引唐诗第8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后记第103-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韩国孔子学院课程设置影响要素分析
下一篇: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肛门直肠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