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动因及后果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创新与局限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14-15页 |
1.4.2 研究局限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1 生命周期理论 | 第16页 |
2.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6-17页 |
2.3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格力电器公司相关背景介绍 | 第19-30页 |
3.1 格力电器公司概况 | 第19页 |
3.2 格力电器公司的财务状况 | 第19-26页 |
3.2.1 自由现金流量 | 第19-21页 |
3.2.2 盈利能力 | 第21-24页 |
3.2.3 偿债能力分析 | 第24-26页 |
3.3 格力电器公司股利政策概况 | 第26-27页 |
3.4 家电行业股利政策概况 | 第27-30页 |
第四章 格力电器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动因及后果分析 | 第30-45页 |
4.1 格力电器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动因分析 | 第30-39页 |
4.1.1 投资机会视角分析 | 第30-32页 |
4.1.2 公司治理视角分析 | 第32-37页 |
4.1.3 反并购策略视角分析 | 第37-39页 |
4.2 格力电器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后果分析 | 第39-45页 |
4.2.1 投资效率视角分析 | 第39-40页 |
4.2.2 公司价值视角分析 | 第40-42页 |
4.2.3 市场反应视角分析 | 第42-4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第45-49页 |
5.1 结论 | 第45-47页 |
5.2 启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