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干部工作论文

泰兴市村干部激励措施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7-8页
        1.1.1 研究背景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 文献综述第8-10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8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8-10页
        1.2.3 研究述评第10页
    1.3 研究目标和思路第10-11页
        1.3.1 研究目标第10页
        1.3.2 研究思路第10-11页
        1.3.3 研究重点和难点第11页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第11-13页
        1.4.1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2 研究路线第12页
        1.4.3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12-13页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3-19页
    2.1 村干部概念界定第13-14页
    2.2 激励定义第14-15页
    2.3 理论基础第15-19页
        2.3.1 内容型激励理论第16-17页
        2.3.2 过程型激励理论第17-18页
        2.3.3 状态型激励理论第18-19页
3 泰兴市村干部激励措施的现状第19-30页
    3.1 泰兴市村干部基本情况第19-25页
        3.1.1 泰兴市村干部队伍情况第19-21页
        3.1.2 泰兴市村干部岗位设置及工作内容第21-24页
        3.1.3 泰兴市村干部工资待遇情况第24-25页
    3.2 泰兴市村干部激励措施内容第25-28页
        3.2.1 物质激励——多工作实行以奖代补第25-26页
        3.2.2 政治激励——选拔优秀村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或纳入专项事业编制第26页
        3.2.3 保障激励——缴纳养老保险,发放离任村干部定额补助第26-27页
        3.2.4 发展激励——为干部提供干事创业的宽松政策环境第27-28页
    3.3 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情况第28-30页
        3.3.1 调查问卷情况第28-29页
        3.3.2 对部分驻村群众的深度访谈第29-30页
4 泰兴市村干部激励措施存在问题及成因第30-35页
    4.1 泰兴市村干部激励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4页
        4.1.1 物质激励幅度小、范围窄,不足以弥补经济待遇偏低的现实第30-31页
        4.1.2 政治激励覆盖面过窄,作用有限第31-32页
        4.1.3 保障激励内容单一,基本险种覆盖不全第32-33页
        4.1.4 发展激励方面存在干部能上不能下,怀才不遇、消极怠工并存第33页
        4.1.5 “干好干差一个样”,考核竞争激励形同虚设第33-34页
    4.2 泰兴市村干部激励措施存在问题的成因第34-35页
        4.2.1 法律法规缺位,财政供给不足,使村干部工资报酬长期偏低第34页
        4.2.2 群众民主参与度低,考评监督机制不完备第34-35页
        4.2.3 准公务员的铁饭碗管理体制第35页
        4.2.4 村级经济发展薄弱第35页
5 完善泰兴市村干部激励措施的建议第35-40页
    5.1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第35-37页
        5.1.1 加大财政对村干部薪酬的投入力度第35-36页
        5.1.2 全面提高村干部的薪酬收入水平第36页
        5.1.3 完善薪酬与业绩考核挂钩制度第36-37页
    5.2 完善政治激励机制第37-38页
        5.2.1 加大在优秀村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第37-38页
        5.2.2 加强村民的民主监督作用,破除干部能上不能下的体制第38页
    5.3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第38-39页
        5.3.1 增加村干部的医疗保险第38-39页
        5.3.2 增加村干部的工伤保险第39页
    5.4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集体财力第39-40页
6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1第43-45页
附录2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恽代英宣传思想研究
下一篇:研究生党组织生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