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惩罚性赔偿制度内相关理论概述 | 第12-18页 |
·法制史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 第12页 |
·东方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 | 第12页 |
·西方文明——古代地中海城邦 | 第12页 |
·惩罚性赔偿的概念 | 第12-13页 |
·当今惩罚性赔偿的特征分析 | 第13-18页 |
·效果上之惩罚性 | 第13-14页 |
·主观上之可责难性 | 第14页 |
·产生根源之法定性 | 第14-15页 |
·法律存在之依赖性 | 第15页 |
·权利实现之私诉性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商品房买卖中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研究 | 第18-28页 |
·商品房概念 | 第18页 |
·商品房买卖形式 | 第18-19页 |
·商品房现售 | 第18页 |
·商品房预售 | 第18-19页 |
·返本销售 | 第19页 |
·售后包租 | 第19页 |
·商品房买卖的特殊性 | 第19-23页 |
·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 | 第19-20页 |
·标的物特定——只能是商品房 | 第20-21页 |
·主体特定——出卖人仅为房地产开发建设者 | 第21-22页 |
·商品房买受人的特殊性 | 第22-23页 |
·商品房买卖与一般动产买卖之区别 | 第23-24页 |
·标的物为不动产 | 第23页 |
·客体的非“物流”性 | 第23-24页 |
·供给的稀缺性 | 第24页 |
·商品房买卖中适用惩罚性赔偿价值分析 | 第24-28页 |
·民法理论角度的探析 | 第24-26页 |
·商品房买卖中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社会价值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我国商品房买卖中惩罚性赔偿立法现状与不足的完善 | 第28-38页 |
·立法与司法现状 | 第28-29页 |
·完善我国商品房买卖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思考 | 第29-38页 |
·请求权主体的严格界定 | 第30-31页 |
·责任主体范围有待扩充 | 第31-34页 |
·违法行为的范畴在法律中应予以扩张 | 第34页 |
·归责原则的明晰及房产企业相关抗辩事由 | 第34-36页 |
·赔偿起算基数适度明晰及标准的设计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商品房买卖中适用惩罚性赔偿新问题诌议 | 第38-48页 |
·法官自由裁量问题 | 第38-39页 |
·对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可保性的思考 | 第39-40页 |
·商品房买卖中惩罚性赔偿金的归属 | 第40-44页 |
·惩罚性赔偿金原则上归提起诉讼的原告 | 第41-43页 |
·特定情况下原告与社会共享 | 第43-44页 |
·外界监督媒介的引入 | 第44-48页 |
·人民陪审员制度 | 第44-45页 |
·媒体监督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