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结构化面试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9-10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10-12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一)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页 |
(二)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面试与结构化面试 | 第13-23页 |
第一节 面试 | 第13-17页 |
一、面试的含义及历史发展 | 第13-14页 |
二、面试的原理与功能 | 第14-15页 |
三、面试的种类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结构化面试 | 第17-22页 |
一、结构化面试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结构化面试的基本特征 | 第18-20页 |
三、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环节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3-35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现状 | 第23-29页 |
一、程序逐步规范化 | 第23-24页 |
二、考官日趋专业化 | 第24-25页 |
三、试题设计不断创新 | 第25-29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存在的不完善之处 | 第29-34页 |
一、考题同职位匹配关联度弱 | 第29-30页 |
(一)命题专业化需要加强 | 第29页 |
(二)试题中职位匹配度没有得到全面体现 | 第29-30页 |
(三)评分标准在实际操作性上还要细化 | 第30页 |
二、考官作用有局限性 | 第30-32页 |
(一)选拔培训机制还需要完善 | 第30-31页 |
(二)考官评判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 第31-32页 |
(三)测评方法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 第32页 |
三、组织程序需进一步完善 | 第32-34页 |
(一)监督过程还存在缺位环节 | 第32-33页 |
(二)追责和补救措施有待完善 | 第33页 |
(三)相关信息公开不到位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公务员录用结构化面试的建议 | 第35-44页 |
第一节 合理设计结构化面试试题 | 第35-38页 |
一、建立专业性更强的命题队伍 | 第35-36页 |
二、构建科学匹配的测评要素 | 第36-37页 |
三、建立细分化的面试题库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建立科学完善的考官队伍 | 第38-41页 |
一、考官选拔培养系统化 | 第38-39页 |
二、考官组成多样化 | 第39-40页 |
三、加强考官队伍管理 | 第40-41页 |
第三节 优化结构化面试的组织实施 | 第41-43页 |
一、优化组织实施内容 | 第41页 |
二、完善监督纠错机制 | 第41-43页 |
三、探索创新结构化面试的测评方法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