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5页 |
0.1 选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 第8-10页 |
0.2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页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0.3.2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徐家围子地质背景及天然气分布规律 | 第15-22页 |
1.1 徐家围子地质背景 | 第15-19页 |
1.2 徐家围子地区天然气的分布规律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断裂在低-非孔隙性岩石中变形机制及影响因素 | 第22-30页 |
2.1 岩性对断裂变形机制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 深度对断裂变形机制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 温度对断裂变形机制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 超压对断裂变形机制的影响 | 第28-29页 |
2.5 孔隙度大小对断裂变形机制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及定量表征 | 第30-45页 |
3.1 断裂带内部结构的概念模式 | 第31-42页 |
3.1.1 断裂带内部结构的宏观特征 | 第31-36页 |
3.1.2 断裂带内部结构的微观特征 | 第36-40页 |
3.1.3 断裂带内部结构的物性特征 | 第40-42页 |
3.2 断裂带内部结构的定量表征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徐家围子火山岩断裂对天然气运聚和保存的控制作用 | 第45-57页 |
4.1 火山岩断裂活动性与天然气的垂向运移 | 第45-48页 |
4.1.1 火山岩断裂带垂向输导通道类型 | 第45-46页 |
4.1.2 气源断层及对天然气垂向运移的控制 | 第46-48页 |
4.2 火山岩断层封闭性与天然气的保存 | 第48-57页 |
4.2.1 断层封闭机理 | 第48-49页 |
4.2.2 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 | 第49-50页 |
4.2.3 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 | 第50-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详细摘要 | 第6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