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随类赋彩”到“随境赋彩”--对中国工笔画色彩表现的思考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传统工笔画色彩观的形成 | 第8-22页 |
第一节 “随类赋彩”设色理念的内涵 | 第9-10页 |
第二节 “随类赋彩”在历史绘画中的发展 | 第10-14页 |
一、“随类赋彩”是中国绘画发展中的色彩美学 | 第11-12页 |
二、“随类赋彩”是对中国审美观与哲学伦理观的诠释 | 第12-14页 |
三、“随类赋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第14页 |
第三节 “随类赋彩”设色理念下的中国传统工笔画 | 第14-22页 |
一、“随类赋彩”在传统工笔画中的系统概述 | 第14-16页 |
二、“随类赋彩”在传统工笔画中的体现 | 第16-19页 |
三、“随类赋彩”在历代工笔画中的变迁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当代工笔画的色彩观 | 第22-34页 |
第一节 “随境赋彩”设色理念的内涵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随境赋彩”的起始 | 第23-31页 |
一、西方色彩理论对中国工笔画传统色彩观的影响 | 第23-25页 |
二、林风眠等人对传统工笔画色彩观的革新 | 第25-27页 |
三、其他绘画艺术对当代工笔画色彩观的影响 | 第27-31页 |
第三节 “随类赋彩”设色理念下的当代工笔画 | 第31-34页 |
一、当代工笔画的色彩特点 | 第32-33页 |
二、“随境赋彩”在当代工笔画中的体现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随境赋彩”对“随类赋彩”的继承与发展 | 第34-43页 |
第一节 对“随类赋彩”理念的重新思考 | 第35-37页 |
第二节 “随类赋彩”与“随境赋彩”在创作中的体现 | 第37-43页 |
一、创作中对“随类赋彩”传统色彩观的继承 | 第37-38页 |
二、对“随境赋彩”当代色彩观的思考与应用 | 第38-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