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7页
目录第7-9页
绪论第9-12页
    1 研究背景第9页
    2 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第9-10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0-11页
    4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社会工作理论概述第12-16页
    1.1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特点第12-13页
        1.1.1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解析第12页
        1.1.2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第12-13页
    1.2 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及特点、功能第13-16页
        1.2.1 企业社会工作的起源第13-14页
        1.2.2 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第14-15页
        1.2.3 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与功能第15-16页
第二章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第16-22页
    2.1 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亟需创新第16-19页
        2.1.1 社会环境新变化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第16页
        2.1.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被降低第16-17页
        2.1.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体系模式陈旧第17-18页
        2.1.4 企业主体利益认识的“落差”加大第18页
        2.1.5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指向复杂化第18-19页
    2.2 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第19-22页
        2.2.1 从时代背景看企业社会工作介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第19页
        2.2.2 从服务内涵看企业社会工作介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第19-20页
        2.2.3 从组织结构看企业社会工作介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第20页
        2.2.4 从专业发展看企业社会工作介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第20-22页
第三章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性第22-25页
    3.1 核心价值观念的契合第22-23页
    3.2 服务对象的契合第23页
    3.3 目标、方法同一的契合第23-25页
第四章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探析第25-34页
    4.1 企业社会工作独特价值理念的介入第25-28页
        4.1.1 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人本”理念的介入第25-26页
        4.1.2 增能赋权的“充权”理念的介入第26-27页
        4.1.3 “服务”理念的介入第27-28页
    4.2 企业社会工作核心方法的介入第28-31页
        4.2.1 个案工作方法的介入第28-29页
        4.2.2 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第29-30页
        4.2.3 社区工作方法的介入第30-31页
    4.3 企业社会工作运作模式的介入第31-34页
        4.3.1 人本管理工作模式第31-32页
        4.3.2 建立有效沟通模式第32页
        4.3.3 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建立员工互助协作体系第32-34页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9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详细摘要第41-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五保户供养问题研究--以吉林省蛟河市为例
下一篇:社会治理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困境及发展方向--以郑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