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钛酸钡的简介 | 第9-10页 |
1.2 钛酸钡的制备方法 | 第10-13页 |
1.2.1 固相法 | 第10-11页 |
1.2.2 湿化学法(液相法) | 第11-12页 |
1.2.3 其它方法 | 第12-13页 |
1.3 Bi_2O_3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 第13-14页 |
1.4 单一及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 | 第14-16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溶剂热法制备纳米钛酸钡 | 第17-31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7-19页 |
2.3 用CBPA做表面活性剂制备纳米钛酸钡 | 第19-22页 |
2.3.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9-22页 |
2.4 用PPOA做表面活性剂制备纳米钛酸钡 | 第22-25页 |
2.4.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2.5 用油酸做表面活性剂制备纳米钛酸钡 | 第25-29页 |
2.5.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微波水热法合成纳米钛酸钡 | 第31-47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1-32页 |
3.3 实验内容 | 第32-40页 |
3.3.1 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32-33页 |
3.3.2 微波加热条件下油酸用量和碱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3 反应溶剂的确定 | 第34-35页 |
3.3.4 反应体系浓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5 温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7页 |
3.3.7 油酸用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8 钡钛比的影响 | 第38-40页 |
3.5 长方体形、单分散纳米钛酸钡的系统表征 | 第40-43页 |
3.5.1 油酸分子在钛酸钡表面的存在状态 | 第40-41页 |
3.5.2 晶体结构表征 | 第41-42页 |
3.5.3 UV-Vis和元素分析 | 第42-43页 |
3.6 钛酸钡生长机理的研究 | 第43-45页 |
3.7 钛酸钡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5-4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BaTiO_3-Bi_2O_3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47-55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7-48页 |
4.3 实验内容 | 第48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4.4.1 微波-水热法合成纳米Bi_2O_3掺杂的BaTiO_3 | 第48-50页 |
4.4.2 溶剂热法合成钛酸钡掺杂的球形Bi_2O_3 | 第50-53页 |
4.4.3 水热法合成花球形Bi_2O_3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