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问题 | 第12页 |
1.3 研究框架与思路 | 第12-14页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2.1 双重控制链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1.1 股权资本控制链 | 第15-16页 |
2.1.2 社会资本控制链 | 第16-18页 |
2.2 终极股东剥夺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2.2.1 终极股东剥夺现象研究 | 第18-19页 |
2.2.2 终极股东剥夺动机研究 | 第19-20页 |
2.2.3 终极股东剥夺方式研究 | 第20页 |
2.3 概括性评论 | 第20-22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3.1 终极股东控制理论 | 第22-23页 |
3.2 社会资本理论 | 第23-24页 |
3.3 控制权收益理论 | 第24-26页 |
3.3.1 控制权共享收益 | 第24页 |
3.3.2 控制权私有收益 | 第24-26页 |
4 案例分析 | 第26-55页 |
4.1 公司简介 | 第26页 |
4.2 山水水泥终极股东“双重控制链”分析 | 第26-37页 |
4.2.1 股权资本控制链的构建 | 第26-31页 |
4.2.2 社会资本控制链的构建 | 第31-37页 |
4.3 山水水泥终极股东剥夺分析 | 第37-51页 |
4.3.1 终极股东剥夺动因 | 第37-40页 |
4.3.2 终极股东剥夺方式 | 第40-44页 |
4.3.3 终极股东剥夺路径 | 第44-46页 |
4.3.4 终极股东剥夺后果 | 第46-51页 |
4.4 案例总体分析 | 第51-55页 |
4.4.1 终极股东的绝对权威性 | 第51-52页 |
4.4.2 中小股东维权意识薄弱 | 第52-53页 |
4.4.3 机构投资者和独立董事形同虚设 | 第53页 |
4.4.4 法律对中小股东保护力度不足 | 第53-55页 |
5 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 第55-59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政策性建议 | 第55-59页 |
5.2.1 提高中小股东防范意识,鼓励举报违法行为 | 第56页 |
5.2.2 改革独董选举方式,扶持竞争性股东 | 第56-57页 |
5.2.3 披露股东个人信息,加大处罚力度 | 第57页 |
5.2.4 完善监管和立法,强化中小股东两项便利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