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融资绩效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5页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0.2 文献综述第10-12页
        0.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0.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0.3 本文的基本结构及研究方法第12-13页
    0.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3-15页
        0.4.1 文章的创新之处第13页
        0.4.2 文章的不足之处第13-15页
1 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 IPO 融资概况第15-21页
    1.1 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背景介绍第15-16页
    1.2 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基本情况第16-18页
        1.2.1 行业和地域分布第16-17页
        1.2.2 企业性质及股权结构第17页
        1.2.3 科技创新能力第17-18页
        1.2.4 首发募集资金情况第18页
    1.3 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 IPO 的融资作用第18-21页
        1.3.1 提升公司知名度第18-19页
        1.3.2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第19页
        1.3.3 拓宽融资渠道第19-21页
2 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绩效评价指标介绍第21-27页
    2.1 公司融资绩效的含义第21页
    2.2 融资绩效评估方法选择第21-23页
    2.3 EVA 的适用性与计算方法第23-27页
        2.3.1 EVA 的适用性第23页
        2.3.2 EVA 计算方法第23页
        2.3.3 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第23-24页
        2.3.4 总资本的调整方法第24-27页
            2.3.4.1 会计项目调整原则第24-25页
            2.3.4.2 具体调整的项目第25-27页
3 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 IPO 融资绩效的实证分析第27-39页
    3.1 数据选取与来源第27页
    3.2 EVA 的计算过程第27-31页
        3.2.1 税后经营净利润的计算第27-28页
        3.2.2 资本总额的计算第28页
        3.2.3 加权资本成本的计算第28-31页
    3.3 EVA 计算结果分析第31-39页
        3.3.1 按企业性质分类第32-33页
        3.3.2 按融资规模分类第33-35页
        3.3.3 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类第35-36页
        3.3.4 按是否有风险投资参与分类第36-37页
        3.3.5 按不同行业分类第37-39页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39-45页
    4.1 研究结论第39-40页
    4.2 公司上市后融资绩效下降的原因第40-42页
        4.2.1 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第40-41页
        4.2.2 股权过度集中第41页
        4.2.3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第41-42页
        4.2.4 公司高管变相套现第42页
    4.3 政策建议第42-45页
        4.3.1 降低股权集中度第42-43页
        4.3.2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第43页
        4.3.3 完善审核制度第43-44页
        4.3.4 加强对风险投资的引导第44页
        4.3.5 引导投资人正确投资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齐鲁银行骗贷案案例分析
下一篇:中国商业银行银信合作业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