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重金属对SBR反应器性能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
    1.2 重金属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及微生物的影响研究第11-13页
        1.2.1 重金属对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2 重金属对胞外聚合物(EPS)影响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3 重金属对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进展第13页
    1.3 胞外聚合物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1 胞外聚合物的含义第13-15页
        1.3.2 胞外聚合物的分析第15-17页
    1.4 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1 微生物活性及毒性响应的表征方法第17-18页
        1.4.2 分子生物学的应用第18-19页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2页
        1.5.1 研究内容第19-21页
        1.5.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第22-34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2-23页
        2.1.1 实验试剂第22页
        2.1.2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2 实验装置与运行第23-25页
        2.2.1 反应器的搭建与运行第23-24页
        2.2.2 污泥来源和实验用水第24-25页
    2.3 实验方法第25-34页
        2.3.1 常规水质监测项目及方法第25-26页
        2.3.2 比耗氧速率(SOUR)的测定方法第26-27页
        2.3.3 SMP及EPS提取及检测方法第27-29页
        2.3.4 微生物酶活测定方法第29-32页
        2.3.5 扫描电镜(SEM)样品预处理及检测第32页
        2.3.6 样品中DNA的提取及分析方法第32-34页
3 重金属短期冲击对SBR系统及微生物酶的影响第34-46页
    3.1 Hg~(2+)的短期冲击对SBR系统及微生物酶的影响第34-38页
        3.1.1 Hg~(2+)短期冲击对系统DOC,NH_4~+-N,PO_4~(3-)-P去除的影响第34-35页
        3.1.2 Hg~(2+)短期冲击对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第35-38页
    3.2 Cu~(2+)的短期冲击对SBR系统及微生物酶的影响第38-41页
        3.2.1 Cu~(2+)短期冲击对系统DOC,NH_4~+-N,PO_4~(3-)-P去除的影响第38-39页
        3.2.2 Cu~(2+)短期冲击对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第39-41页
    3.3 Ag~+的短期冲击对SBR系统及微生物酶的影响第41-44页
        3.3.1 Ag~+短期冲击对系统DOC,NH_4~+-N,PO_4~(3+)-P去除的影响第41-42页
        3.3.2 Ag+短期冲击对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4 重金属长期冲击对SBR系统的影响第46-60页
    4.1 SBR反应器的启动与稳定运行第46-47页
    4.2 重金属长期冲击对SBR系统DOC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7-49页
        4.2.1 Cu~(2+)、Hg~(2+)、Ag~+长期冲击对出水DOC的去除影响第47-48页
        4.2.2 Cu~(2+)、Hg~(2+) Ag~+长期冲击后周期内DOC的变化第48-49页
    4.3 重金属长期冲击对SBR系统NH_4~+-N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9-52页
        4.3.1 Cu~(2+)、Hg~(2+)、Ag~+长期冲击对出水NH_4~+-N的去除影响第49-50页
        4.3.2 Cu~(2+)、Hg~(2+)、Ag~+长期冲击后周期内NH_4~+-N的变化第50-52页
    4.4 重金属长期冲击对SBR系统NO_2~--N的影响第52-54页
        4.4.1 Cu~(2+)、Hg~(2+)、Ag~+长期冲击对出水NO_2~--N生成量的影响第52页
        4.4.2 Cu~(2+)、Hg~(2+)、Ag~+长期冲击后周期内NO_2~--N的变化第52-54页
    4.5 重金属长期冲击对SBR系统NO_3~--N的影响第54-56页
        4.5.1 Cu~(2+)、Hg~(2+)、Ag~+对出水NO_3~--N生成量的影响第54页
        4.5.2 Cu~(2+)、Hg~(2+)、Ag~+长期冲击后周期内NO_3~--N的变化第54-56页
    4.6 重金属长期冲击对SBR系统PO_4~(3-)-P的影响第56-58页
        4.6.1 Cu~(2+)、Hg~(2+)、Ag~+对出水PO_4~(3-)-P去除的影响第56-57页
        4.6.2 Cu~(2+)、Hg~(2+)、Ag~+长期冲击后周期内PO_4~(3-)-P的变化第57-58页
    4.7 重金属长期冲击对SBR系统活性污泥的影响第58-59页
    4.8 本章小结第59-60页
5 重金属长期冲击对可溶性微生物产物和胞外聚合物的影响第60-81页
    5.1 重金属长期冲击后SMP及EPS变化的LC-OCD分析第60-67页
        5.1.1 Cu~(2+)、Hg~(2+)、Ag~+长期冲击后SMP变化的LC-OCD分析第60-64页
        5.1.2 Cu~(2+)、Hg~(2+)、Ag~+长期冲击后LB-EPS变化的LC-OCD分析第64-65页
        5.1.3 Cu~(2+)、Hg~(2+)、Ag~+长期冲击后TB-EPS变化的LC-OCD分析第65-67页
    5.2 重金属长期冲击对SMP及EPS组分含量的影响第67-70页
        5.2.1 Cu~(2+)、Hg~(2+)、Ag~+长期冲击对蛋白质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第68-69页
        5.2.2 Cu~(2+)、Hg~(2+)、Ag~+长期冲击对腐殖酸、脂质及DNA含量的影响第69-70页
    5.3 重金属长期冲击后SMP及EPS变化的EEM分析第70-79页
        5.3.1 Cu~(2+)、Hg~(2+)、Ag~+长期冲击后SMP变化的EEM分析第71-74页
        5.3.2 Cu~(2+)、Hg~(2+)、Ag~+长期冲击后LB-EPS变化的EEM分析第74-76页
        5.3.3 Cu~(2+)、Hg~(2+)、Ag~+长期冲击后TB-EPS变化的EEM分析第76-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6 重金属长期冲击对微生物活性及群落影响第81-98页
    6.1 重金属长期冲击对微生物酶活性影响第81-86页
        6.1.1 对与水质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第81-84页
        6.1.2 Cu~(2+)、Hg~(2+)、Ag~+长期冲击对细胞活性/毒性响应的影响第84-86页
    6.2 重金属长期冲击对微生物菌群形貌的影响第86-89页
        6.2.1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86-89页
    6.3 重金属长期冲击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89-96页
        6.3.1 微生物菌群丰度及多样性分析第90-95页
        6.3.2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95-96页
    6.4 本章小结第96-9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98-100页
    7.1 结论第98-99页
    7.2 研究展望第99-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0页
附录第110-130页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情况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合ASM2D模型对氧转移过程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下一篇:城市人工湖水动力特性与水质变化规律研究--以雁鸣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