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组织原则论文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务公开的实践探索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9-18页
    一、选题缘由第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5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4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三、研究意义第15页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5-16页
    五、基本概念界定第16-18页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务公开的理论基础与时代背景第18-28页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务公开的思想第18-23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公开性建党原则第18-19页
        (二) 列宁:“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第19-20页
        (三) 毛泽东:建立党的决议和政策公开制度第20-21页
        (四) 邓小平:实行重大情况重大问题公开制度第21-22页
        (五) 江泽民:实行公开办事制度第22-23页
    二、时代背景第23-28页
        (一) 世界政党民主化第23-25页
        (二) 信息社会公开透明化第25页
        (三) 党员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增强第25-28页
第二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务公开的实践第28-48页
    一、十六大—十七大(2002年—2007年)第28-34页
        (一) 十六大之后的党务公开试点第28-29页
        (二) 明确提出逐步推进党务公开的任务第29-30页
        (三) 开始建立党务公开的相关制度第30-32页
        (四) 主要公开“想让群众知道的”内容第32-33页
        (五) 公开主要形式:自上而下的单向公开第33-34页
    二、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2007年—2009年)第34-40页
        (一) 把党务公开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手段第34-35页
        (二) 完善党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第35-37页
        (三) 重点公开“群众想要知道的”内容第37-39页
        (四) 公开主要形式: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式公开第39-40页
    三、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2009年以来)第40-48页
        (一) 把党务公开作为落实党员四权的重要途径第40-41页
        (二) 形成完整的党务公开的制度体系第41-44页
        (三) 规范“应该公开”和“不宜公开”的内容第44-45页
        (四) 公开主要形式:适应信息时代的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传递第45-48页
第三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务公开的主要经验与现实启示第48-56页
    一、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务公开的主要经验第48-54页
        (一) 加强党务公开必要性的宣传引导第48-50页
        (二) 完善制度保障第50-52页
        (三) 创新工作方法第52-54页
    二、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务公开的现实启示第54-56页
        (一) 推进党务公开必须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需要第54页
        (二) 推进党务公开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第54页
        (三) 推进党务公开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第54-55页
        (四) 推进党务公开必须坚持积极而又稳妥第55页
        (五) 推进党务公开必须调动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第55页
        (六) 推进党务公开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党务、政务公开第55-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