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建筑物理学论文--建筑光学论文--人工照明、人工采光论文

公共建筑照明系统动态节能方法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人行为模型相关研究第13-14页
        1.2.2 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关研究第14-15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15-17页
        1.3.1 研究的目的第15-16页
        1.3.2 研究的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公共建筑照明能耗模型第17-22页
    2.1 基于人行为的照明能耗模型第17-20页
        2.1.1 人员移动行为第18-19页
        2.1.2 人员控制行为第19-20页
    2.2 照明系统动态节能模型第20-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基于人行为的公共建筑照明能耗模型第22-37页
    3.1 人员移动模型的建立第22-26页
    3.2 人员动作控制模型第26-30页
    3.3 基于人行为的单人办公室照明能耗模型及验证第30-33页
    3.4 基于人行为的多人办公室照明能耗模型及验证第33-35页
    3.5 基于不同人数规模的办公室照明能耗特征分析第35-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公共建筑照明节能方法1——天然采光的智能化补偿第37-47页
    4.1 强化学习理论知识第37-38页
    4.2 基于室外照度的照明能耗模型建立第38-40页
        4.2.1 人工光源照度的计算第38-39页
        4.2.2 基于室外照度的多灯具模型建立第39-40页
    4.3 基于Q学习的调光控制方法第40-41页
        4.3.1 环境模型构造第40-41页
        4.3.2 算法流程第41页
    4.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1-46页
        4.4.1 多人办公室仿真实验搭建第41-43页
        4.4.2 仿真结果分析第43-45页
        4.4.3 节能效果分析第45-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公共建筑照明节能方法2——人员移动的智能化跟踪第47-56页
    5.1 人员位置模型的建立第47页
    5.2 基于人员位置移动照明能耗模型第47-49页
    5.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49-55页
        5.3.1 公共区间仿真环境搭建第49-51页
        5.3.2 仿真结果分析第51-53页
        5.3.3 节能效果分析第53-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6.1 总结第56页
    6.2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图表目录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历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并行强化学习的建筑节能方法研究
下一篇:新型负刚度减振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