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激异步发电机带载能力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异步发电机带负载运行的稳态分析 | 第15-22页 |
·概述 | 第15页 |
·异步发电机连接图 | 第15页 |
·异步发电机稳态模型 | 第15-17页 |
·稳态等值电路 | 第15-16页 |
·回路阻抗方程 | 第16-17页 |
·优化分析方法 | 第17页 |
·外特性与输出功率 | 第17-20页 |
·计算和实验过程 | 第17页 |
·优化求解过程 | 第17-18页 |
·外特性曲线 | 第18-19页 |
·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 | 第19-20页 |
·临界负载阻抗的确定 | 第20-21页 |
·求解回路阻抗方程 | 第20页 |
·不同负载功率因数对应的临界负载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异步发电机带负载运行的暂态分析 | 第22-33页 |
·概述 | 第22页 |
·暂态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暂态等值电路和状态方程 | 第22-24页 |
·求解状态方程 | 第24-25页 |
·暂态电压分析 | 第25-28页 |
·突加负载的暂态电压 | 第25-27页 |
·突减负载的暂态电压 | 第27-28页 |
·维持自激的临界条件 | 第28-32页 |
·特征根分析法 | 第29页 |
·主特征根与最小负载阻抗 | 第29-31页 |
·维持自激临界条件的验证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并励电容对异步发电机稳态电压的影响 | 第33-50页 |
·概述 | 第33页 |
·稳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3-36页 |
·短并励连接的回路阻抗方程 | 第34-35页 |
·长并励连接的回路阻抗方程 | 第35-36页 |
·求解回路阻抗方程 | 第36-37页 |
·外特性曲线及实验验证 | 第37-42页 |
·短并励电容对外特性的影响 | 第37-40页 |
·长并励电容对外特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电容补偿下异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调整率 | 第42-45页 |
·短并励连接下的电压调整率 | 第43-45页 |
·长并励连接下的电压调整率 | 第45页 |
·最佳短并励电容值的确定 | 第45-49页 |
·电压调整率 | 第46页 |
·短并励电容值给定时的最大电压调整率 | 第46-47页 |
·最大电压调整率出现最小值时的短并励电容 | 第47页 |
·不同负载下的短并励电容计算结果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短并励电容对异步发电机暂态过程的影响 | 第50-63页 |
·概述 | 第50页 |
·短并励连接异步发电机的暂态模型 | 第50-53页 |
·暂态等值电路和状态方程 | 第50-52页 |
·求解状态方程 | 第52-53页 |
·异步发电机稳定性判据 | 第53-55页 |
·稳定性分析 | 第53页 |
·主特征根实部和激磁电感值 | 第53-55页 |
·短并励电容对暂态电压的影响 | 第55-57页 |
·短并励电容对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确定临界短并励电容值 | 第57页 |
·验证临界短并励电容值 | 第57-59页 |
·不同短并励电容下的暂态电压稳定性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