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中分离的几个结瘤素基因在共生固氮过程中的功能鉴定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 1.1 生物固氮 | 第11页 |
| 1.2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互作 | 第11-17页 |
| 1.2.1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 第11-12页 |
| 1.2.2 豆科植物根瘤的形成 | 第12-15页 |
| 1.2.3 根瘤菌与结瘤固氮相关的分子基础 | 第15-16页 |
| 1.2.4 豆科植物结瘤固氮分子基础 | 第16-17页 |
| 1.3 植物转化——发根农杆菌侵染法 | 第17-18页 |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页 |
| 1.5 刺槐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 | 第18-19页 |
| 1.6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目的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21-26页 |
| 2.1 引言 | 第21页 |
| 2.2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21页 |
| 2.2.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 2.2.2 试剂与配方 | 第21页 |
| 2.2.3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 2.3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 2.3.1 载体的构建 | 第21-22页 |
| 2.3.2 基因枪转化洋葱表皮细胞 | 第22-24页 |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 2.4.1 亚细胞载体的构建 | 第24-25页 |
| 2.4.2 实验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目的基因的 RNA 沉默 | 第26-41页 |
| 3.1 引言 | 第26页 |
| 3.2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26-27页 |
| 3.2.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 3.2.2 试剂与配方 | 第26页 |
| 3.2.3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 3.3 实验方法 | 第27-33页 |
| 3.3.1 RNA 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27-29页 |
| 3.3.2 刺槐的转化体系 | 第29-30页 |
| 3.3.3 RNAi 结果鉴定 | 第30-33页 |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3-41页 |
| 3.4.1 RNA 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33-34页 |
| 3.4.2 RNA 干扰效果 | 第34-39页 |
| 3.4.3 讨论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目的基因的过量表达 | 第41-50页 |
| 4.1 引言 | 第41页 |
| 4.2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41页 |
| 4.2.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 4.2.2 试剂与配方 | 第41页 |
| 4.2.3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 4.3 实验方法 | 第41-45页 |
| 4.3.1 实验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1页 |
| 4.3.2 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1-43页 |
| 4.3.3 刺槐的转化体系 | 第43-44页 |
| 4.3.4 过量表达结果鉴定 | 第44-45页 |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 4.4.1 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页 |
| 4.4.2 过量表达效果 | 第45-49页 |
| 4.5 讨论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5.1 目的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50页 |
| 5.2 目的基因的 RNA 沉默 | 第50页 |
| 5.3 实验基因的过量表达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附录1 | 第56-58页 |
| 附录2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