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药物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观察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25页 |
1.中医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认识 | 第13-17页 |
1.1 命名的源流概述 | 第13-14页 |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源流概述 | 第14-15页 |
1.3 眼的经络归属认识 | 第15-16页 |
1.4 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西医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认识 | 第17-25页 |
2.1 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 第17-19页 |
2.2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19-22页 |
2.3 治疗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5-33页 |
1.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1.1 受试者来源 | 第25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25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25-26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26页 |
1.5 脱落标准 | 第26页 |
1.6 剔除标准 | 第26页 |
2.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2.1 随机和盲法 | 第26-27页 |
2.2 治疗方法 | 第27-28页 |
2.3 疗效标准 | 第28页 |
2.4 不良事件的观察和处理 | 第28-29页 |
2.5 病例观察表 | 第29页 |
2.6 知情同意书 | 第29页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29页 |
3.研究结果 | 第29-33页 |
3.1 两组治疗前的可行性比较 | 第29-30页 |
3.2 各治疗时间节点的比较 | 第30-33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3-40页 |
1.疗效性评价 | 第33页 |
1.1 组内自身前后比较 | 第33页 |
1.2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 | 第33页 |
2.电针疗法的理论依据以及机理 | 第33-35页 |
3.治疗选穴的依据 | 第35-38页 |
4.安全性分析 | 第38页 |
5.不足与展望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55页 |
附录 | 第55-63页 |
附件1:文献综述 | 第55-62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件2:GO生活质量评分表(GO-QoL)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