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论“叙”:城镇建成遗产叙事绪论第16-52页
    1.1 建成环境保护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与挑战第16-17页
        1.1.1 建成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式严峻第16页
        1.1.2 建成环境“利用”产生的问题更加突出第16-17页
        1.1.3 近年来国内城镇建成环境保护理论仍存在不足第17页
    1.2 建成环境保护面临的时代背景第17-20页
        1.2.1 国际遗产保护理论的内涵深化第17-19页
        1.2.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建成环境第19-20页
    1.3 相关概念第20-23页
        1.3.1 城镇建成遗产第20-21页
        1.3.2 文化第21-22页
        1.3.3 叙事第22页
        1.3.4 文化叙事第22-23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6页
        1.4.1 研究目的第23-26页
        1.4.2 研究意义第26页
    1.5 研究综述第26-47页
        1.5.1 文化研究理论研究综述第26-33页
        1.5.2 叙事学理论研究综述第33-36页
        1.5.3 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第36-38页
        1.5.4 叙事学的空间转向与空间叙事理论第38-41页
        1.5.5 城镇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第41-44页
        1.5.6 相关研究启示第44-47页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47-50页
        1.6.1 研究内容第47-48页
        1.6.2 研究方法第48-50页
    1.7 研究框架第50页
    1.8 本章小结第50-52页
2 异“叙”:城镇建成遗产的日常生活批判第52-86页
    2.1 国际城镇建成遗产话语的叙事流变第52-62页
        2.1.1 1970年代以前的精英化叙事第52-53页
        2.1.2 1970-90年代初期的功能化叙事第53-55页
        2.1.3 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环境化叙事第55-57页
        2.1.4 近二十年建成遗产的文化化叙事第57-62页
    2.2 空间的衰败——消极保护导致城镇建成遗产的凋敝第62-64页
    2.3 拟像的市场——建成遗产经营过度商业化第64-68页
        2.3.1 街区发展失衡第65-66页
        2.3.2 生态环境破坏第66页
        2.3.3 拟像的超真实第66-68页
    2.4 复制的空间——空间生产的遗产空间标准化第68-74页
        2.4.1 建设导致的破坏第68-70页
        2.4.2 空间的复制生产第70-72页
        2.4.3 景观的制造手段第72-74页
    2.5 置换的主体——资本介入的遗产空间绅士化第74-80页
        2.5.1 绅士化的发生机制第75-76页
        2.5.2 资本与权力的共谋第76-77页
        2.5.3 绅士化的社会影响第77-80页
    2.6 消费的叙事——城镇建成遗产的日常生活异化第80-84页
        2.6.1 消费的狂欢第80-83页
        2.6.2 日常的异化第83-84页
    2.7 本章小结第84-86页
3 理“叙”:基于“人时空”关联的遗产文化叙事第86-116页
    3.1 城镇建成遗产的“人时空”关联第86-90页
        3.1.1 城镇建成遗产是“人时空”复合体第86-87页
        3.1.2 建成遗产保护需要“人时空”关联第87-90页
    3.2 回归文化叙事:建立遗产“人时空”关联第90-96页
        3.2.1 传统物质空间规划的理论缺陷第90页
        3.2.2 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思想引入第90-94页
        3.2.3 城镇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理念第94-96页
    3.3 文化叙事视角下的城镇建成遗产价值存续第96-106页
        3.3.1 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构成第96-102页
        3.3.2 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评估第102-103页
        3.3.3 建成遗产价值真实性存续第103-106页
    3.4 文化叙事视角下的城镇建成遗产叙事线索第106-114页
        3.4.1 建成遗产的多重关联线索第106-107页
        3.4.2 时间线索第107-108页
        3.4.3 空间线索第108-110页
        3.4.4 人文社会线索第110-113页
        3.4.5 当代发展线索第113-114页
    3.5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4 解“叙”:时空层积的文本结构叙事策略第116-158页
    4.1 遗产文本的结构性叙事逻辑第116-119页
        4.1.1 线性叙事的结构局限第116-117页
        4.1.2 从简单线性到复杂结构叙事第117-118页
        4.1.3 时空层积关联的复杂叙事路径第118-119页
    4.2 遗产文本的结构叙事内涵第119-122页
        4.2.1 叙事主题:单一主题和意蕴层积第119-120页
        4.2.2 叙事内容:宏大仪式和日常事象第120-121页
        4.2.3 叙事层次:表层描述和深度描绘第121-122页
        4.2.4 叙事语境:去语境化和语境回归第122页
    4.3“层积机制”的时间结构第122-137页
        4.3.1 历时共时的空间状态第122-126页
        4.3.2 层积结构的演化特征第126-131页
        4.3.3 时间次序的叙事表现第131-137页
    4.4“叙事语法”的文本结构第137-157页
        4.4.1 遗产叙事的语汇构成第137-146页
        4.4.2 文本组织的结构构成第146-157页
    4.5 本章小结第157-158页
5 存“叙”:时空互文的地方语境叙事策略第158-210页
    5.1 地方语境:全球化下地方性叙事困境第158-160页
        5.1.1 全球化与认同危机第158-159页
        5.1.2 地方语境的必要性第159-160页
    5.2 地方认同:时空互文的人地关系回归第160-165页
        5.2.1 地方的时空互文特征第160-162页
        5.2.2 地方互文的认同价值第162-163页
        5.2.3 回归生活的地方语境第163-165页
    5.3 地方营造:社区存续的日常生活叙事第165-200页
        5.3.1 营造目标:日常生活共同体为目标第165-170页
        5.3.2 营造观念:包容性为观念第170-183页
        5.3.3 营造手段:微更新为手段第183-196页
        5.3.4 营造依据:综合性地方知识为叙事依托第196-200页
    5.4 地方复兴:协同城镇发展的日常生活叙事策略第200-209页
        5.4.1 宏观层面——以“生活织补”为核心的空间叙事第200-203页
        5.4.2 中观层面——以“生活逻辑“为核心的景观叙事第203-206页
        5.4.3 微观层面——以“生活情境”为核心的场所叙事第206-209页
    5.5 本章结论第209-210页
6 延“叙”:时空场域的权力语境叙事策略第210-250页
    6.1 权力语境的遗产时空场域第210-225页
        6.1.1 时空场域的权力关联第210-212页
        6.1.2 遗产的权力话语叙事第212-214页
        6.1.3 权力叙事的话语主体第214-225页
    6.2 权力话语的表征:强弱空间生产第225-231页
        6.2.1 强势话语下的“强”空间生产第225-227页
        6.2.2 建成遗产空间生产的正义危机第227-229页
        6.2.3“非正规”空间生产:强弱话语冲突第229-231页
    6.3 权力失范的根源:产权制度失灵第231-235页
        6.3.1 产权制度:刻画人-人权力关系的工具第231-232页
        6.3.2 产权制度与建成遗产更新关系第232-233页
        6.3.3 建成遗产更新的产权制度失灵第233-235页
    6.4 权力保障的核心:产权结构优化第235-248页
        6.4.1 产权配置多元化第235-237页
        6.4.2 产权治理空间化第237-241页
        6.4.3 权力主体协作化第241-248页
    6.5 本章小结第248-250页
7 结语第250-254页
    7.1 研究的创新第250-251页
        7.1.1 认知的整合创新第250-251页
        7.1.2 策略的集成创新第251页
    7.2 不足之处第251-254页
        7.2.1 相关学科融贯的深度仍需进一步深化第251-252页
        7.2.2 文化叙事基础研究需不断扩展第252-254页
致谢第254-256页
参考文献第256-264页
附录第264-265页
    A. 博士研究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类别第264-265页
    B. 学业经历第265页

论文共2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区块论--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
下一篇:澳门半岛高密度城区绿地系统评价指标与规划布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