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2-22页 |
1.1 含钒石煤资源及钒产品 | 第12-14页 |
1.1.1 石煤钒矿 | 第12-13页 |
1.1.2 钒产品 | 第13-14页 |
1.2 含钒石煤资源利用现状 | 第14-16页 |
1.2.1 石煤发电 | 第14-15页 |
1.2.2 石煤焙烧-浸出提钒工艺 | 第15-16页 |
1.2.3 石煤直接浸出提钒工艺 | 第16页 |
1.3 石煤提钒与循环经济 | 第16-20页 |
1.3.1 石煤发电灰渣提钒 | 第17-18页 |
1.3.2 提钒尾渣的利用 | 第18-20页 |
1.4 项目背景、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1.4.1 项目背景 | 第20页 |
1.4.2 项目研究的内容 | 第20页 |
1.4.3 项目研究的意义 | 第20-22页 |
2 试验原料、设备和方法 | 第22-36页 |
2.1 试验原料基本性质分析 | 第22-29页 |
2.1.1 石煤矿石的基本性质研究 | 第22-27页 |
2.1.2 石煤燃烧灰渣的基本性质研究 | 第27-29页 |
2.2 试验试剂 | 第29页 |
2.3 试验设备 | 第29-30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30-32页 |
2.4.1 石煤燃烧制取灰渣的实验室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2.4.2 石煤燃烧扩大试验研究方法 | 第31页 |
2.4.3 浸出试验方法 | 第31页 |
2.4.4 中和试验方法 | 第31页 |
2.4.5 萃取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2.4.6 沉钒煅烧试验方法 | 第32页 |
2.5 分析方法 | 第32-36页 |
2.5.1 钒的分析方法 | 第32-35页 |
2.5.2 其他金属的分析 | 第35-36页 |
3 石煤燃烧制取灰渣的试验研究 | 第36-44页 |
3.1 石煤燃烧制取灰渣的实验室研究 | 第36-38页 |
3.1.1 实验室燃烧试验设备 | 第36-37页 |
3.1.2 实验室燃烧试验时间的确定 | 第37-38页 |
3.2 石煤流化床燃烧发电制取灰渣的扩大试验研究 | 第38-44页 |
3.2.1 石煤燃烧扩大试验装置-循环流态化燃烧炉主体尺寸计算 | 第38-40页 |
3.2.2 炉体结构说明 | 第40-41页 |
3.2.3 循环流态化燃烧炉图示及燃烧试验 | 第41-44页 |
4 石煤燃烧灰渣浸出过程的试验研究 | 第44-56页 |
4.1 石煤灰渣浸出原理 | 第44-46页 |
4.1.1 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第44-45页 |
4.1.2 浸出过程的动力学反应 | 第45-46页 |
4.2 石煤灰渣浸出探索试验 | 第46-47页 |
4.3 石煤灰渣浸出条件试验 | 第47-52页 |
4.3.1 两种助浸剂的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2 浸出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49页 |
4.3.3 液固比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4 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5 硫酸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 三次逆流洗涤的浸出闭路循环试验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5 浸出液中钒的分离与富集 | 第56-68页 |
5.1 试验原料 | 第56页 |
5.2 试验原理 | 第56-57页 |
5.3 萃原液预处理 | 第57-60页 |
5.3.1 萃原液中和试验 | 第57-59页 |
5.3.2 中和液还原试验 | 第59-60页 |
5.4 萃取试验 | 第60-64页 |
5.4.1 萃取相比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第61页 |
5.4.2 振荡时间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5.4.3 萃取水相 pH 值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5.4.4 萃取级数对钒萃取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5.5 反萃取试验 | 第64-67页 |
5.5.1 反萃剂浓度对钒反萃取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5.5.2 反萃取相比(O/A)对钒反萃取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5.5.3 反萃取的振荡时间对钒反萃取率的影响 | 第66页 |
5.5.4 反萃取级数对钒反萃取率的影响 | 第66-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精钒的制取 | 第68-72页 |
6.1 氧化处理 | 第68页 |
6.2 氨水沉钒 | 第68-70页 |
6.2.1 沉钒 pH 值试验 | 第68-69页 |
6.2.2 沉钒时间试验 | 第69-70页 |
6.3 红钒煅烧 | 第70-7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7 有价元素的回收 | 第72-80页 |
7.1 硫酸铝钾结晶试验 | 第72-76页 |
7.1.1 原料制备 | 第72-73页 |
7.1.2 结晶方式试验 | 第73页 |
7.1.3 搅拌时间试验 | 第73-74页 |
7.1.4 晶种加入量试验 | 第74页 |
7.1.5 硫酸铝钾产品检测 | 第74-76页 |
7.2 硫酸铝钾转型硫酸钾试验方案探讨 | 第76-78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8 工艺过程“三废”处理 | 第80-82页 |
8.1 废水处理 | 第80页 |
8.2 废气处理 | 第80-81页 |
8.3 废渣处理 | 第81-82页 |
9 结论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附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