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导言 | 第12-17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综述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文章框架结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若干重要相关问题分析 | 第17-30页 |
第一节 台湾农业经济概况 | 第17-22页 |
第二节 作为信用部载体的农会及其功能 | 第22-30页 |
第二章 农会信用部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0-36页 |
第一节 农村金融理论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农会信用建构的历史动因解析 | 第36-50页 |
第一节 农会信用部现况及发展历程回顾 | 第36-40页 |
第二节 农会信用部建构的时代条件 | 第40-45页 |
第三节 农会信用部建构动因探讨:基于历史角度的解释 | 第45-50页 |
第四章 农会信用部在农业金融中的地位 | 第50-60页 |
第一节 台湾农业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第50-54页 |
第二节 农会信用部在农业金融中的地位 | 第54-60页 |
第五章 农会信用部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60-69页 |
第一节 农会信用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60-66页 |
第二节 农会信用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贡献 | 第66-69页 |
第六章 农会信用部运行机制与运营状况 | 第69-83页 |
第一节 农会信用部业务运行机制 | 第69-75页 |
第二节 农会信用部监管与风险防范机制 | 第75-78页 |
第三节 农会信用部运营状况分析 | 第78-83页 |
结语 | 第8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5页 |
后记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