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工业循环冷却水概况 | 第8页 |
1.1.2 循环冷却水腐蚀结垢的危害 | 第8-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目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研究基础 | 第13-19页 |
2.1 循环冷却水系统工艺 | 第13-14页 |
2.1.1 封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 第13页 |
2.1.2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 第13-14页 |
2.2 循环冷却水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2.2.1 循环水系统常见问题 | 第14-15页 |
2.2.2 腐蚀结垢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2.3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现状及石化目前监测技术 | 第16-17页 |
2.3.1 结垢的控制 | 第16页 |
2.3.2 腐蚀的控制 | 第16-17页 |
2.3.3 石化目前监测技术 | 第17页 |
2.4 水质稳定性判别及运行标准 | 第17-18页 |
2.4.1 水质稳定性判别方法 | 第17-18页 |
2.4.2 水质运行指标标准 | 第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腐蚀结垢影响因素的处理选取 | 第19-30页 |
3.1 主成分分析法 | 第19-23页 |
3.1.1 基本思想 | 第19页 |
3.1.2 数学模型与几何解释 | 第19-21页 |
3.1.3 主成分分析步骤 | 第21-22页 |
3.1.4 主成分分析优点 | 第22-23页 |
3.2 基于PCA的参数相关性分析 | 第23-29页 |
3.2.1 数据无量钢化 | 第23-26页 |
3.2.2 求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 | 第26-28页 |
3.2.3 因子贡献率 | 第28-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基于改进的支持向量机的循环冷却水腐蚀结垢预测 | 第30-67页 |
4.1 基于标准支持向量机的腐蚀结垢系统预测 | 第30-38页 |
4.1.1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 | 第30-32页 |
4.1.2 支持向量机核函数 | 第32页 |
4.1.3 核函数性质 | 第32-33页 |
4.1.4 支持向量机结构图 | 第33页 |
4.1.5 基于SVM的腐蚀结垢预测结果 | 第33-38页 |
4.2 基于LSSVM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结垢预测 | 第38-45页 |
4.2.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原理 | 第39页 |
4.2.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优点 | 第39-40页 |
4.2.3 基于LSSVM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结垢预测结果 | 第40-45页 |
4.3 基于SS-LSSVM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结垢预测 | 第45-53页 |
4.3.1 SS算法原理 | 第45-46页 |
4.3.2 SS算法步骤 | 第46-47页 |
4.3.3 PCA-SS-LSSVM算法 | 第47-48页 |
4.3.4 基于SS-LSSVM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结垢预测 | 第48-53页 |
4.4 SS-LSSVM与PSO-LSSVM以及GA-LSSVM的仿真比较 | 第53-65页 |
4.4.1 基于PSO-LSSVM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结垢预测 | 第53-59页 |
4.4.2 基于GA-LSSVM的腐蚀结垢预测仿真结果 | 第59-65页 |
4.4.3 SS-LSSVM与PSO-LSSVM、GA-LAASM的预测结果比较 | 第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7-68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