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延安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当代启示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5-17页
        1.3.1 主要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7页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1.4.1 延安时期第17页
        1.4.2 民主政治第17-19页
第2章 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与现实需要第19-29页
    2.1 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第19-24页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第19-20页
        2.1.2 毛泽东的民主思想第20-22页
        2.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第22页
        2.1.4 党在中央苏区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第22-24页
    2.2 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第24-29页
        2.2.1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需要第24-25页
        2.2.2 人民对民主的追求第25-26页
        2.2.3 边区社会治理的需要第26-27页
        2.2.4 团结军民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迫切需要第27-29页
第3章 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实践第29-42页
    3.1 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第29-31页
        3.1.1 从苏维埃政权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到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转变第29-30页
        3.1.2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第30-31页
    3.2 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实践第31-42页
        3.2.1 实行“三三制”民主政权,巩固党的民主执政基础第31-32页
        3.2.2 实行精兵简政,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第32-33页
        3.2.3 推行民主选举,调动人民群众参政的积极性第33-35页
        3.2.4 实行党与非党的合作,扩大政治参与范围第35-37页
        3.2.5 推进法制化建设,提高管理国家的效能第37-38页
        3.2.6 完善民主监督体系,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第38-40页
        3.2.7 开展整风运动,发扬实事求是精神第40-42页
第4章 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当代启示第42-54页
    4.1 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第42-46页
        4.1.1 党的领导是民主政治建设成功的关键第42-43页
        4.1.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第43-44页
        4.1.3 协商民主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形式第44-45页
        4.1.4 法制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第45页
        4.1.5 民主监督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条件第45-46页
    4.2 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第46-54页
        4.2.1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46-48页
        4.2.2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第48-49页
        4.2.3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发挥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第49-50页
        4.2.4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第50-52页
        4.2.5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及现实启示
下一篇: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创建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