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真如镇劳动关系状况及工会的协调作用分析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问题意识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第三节 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第15-18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真如镇劳动关系的现状及工会的功能分析 | 第20-31页 |
第一节 真如镇劳动关系的现状与特征 | 第20-23页 |
第二节 真如镇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5页 |
第三节 真如镇劳动关系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第四节 真如镇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国外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实践及其启示 | 第31-39页 |
第一节 新古典学派劳动关系理论实践者——美国模式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实践管理主义学派政策主张典范——日本模式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新制度学派政策实践的典型国家——德国模式 | 第35-37页 |
第四节 国外经验对中国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启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完善真如镇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功能的对策思考 | 第39-48页 |
第一节 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完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 第41-44页 |
第三节 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 | 第44-45页 |
第四节 发挥区域性和行业性工会组织补充作用 | 第45-48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