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土壤抗冲性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1.2.1 土壤抗冲性的概念 | 第10页 |
1.2.2 土壤抗冲性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3 土壤抗冲性的评价指标 | 第11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1-17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1-12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2.3.1 样地布设与调查 | 第13-15页 |
2.3.2 土壤抗冲性测定 | 第15页 |
2.3.3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 第15-16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16页 |
2.5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3 油松林地土壤抗冲性研究 | 第17-23页 |
3.1 坡度对油松林地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17-19页 |
3.2 林龄对油松林地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3.3 枯落物对油松林地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20-21页 |
3.4 油松林生物多样性与土壤抗冲相关性分析 | 第21-23页 |
3.5 小结 | 第23页 |
4 刺槐林地土壤抗冲性研究 | 第23-30页 |
4.1 坡度对刺槐林地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23-25页 |
4.2 枯落物对刺槐林地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4.3 刺槐林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4.4 坡度、枯落物、生物多样性与土壤抗冲性的相关性 | 第28-29页 |
4.5 小结 | 第29-30页 |
5 侧柏林地土壤抗冲性研究 | 第30-36页 |
5.1 坡度对侧柏林地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5.2 枯落物对侧柏林地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5.3 侧柏林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5.4 坡度、枯落物、生物多样性与土壤抗冲性的相关性 | 第35-36页 |
5.5 小结 | 第36页 |
6 次生林地土壤抗冲性研究 | 第36-43页 |
6.1 坡度对次生林地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6.2 枯落物对次生林地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6.3 次生林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6.4 坡度、枯落物、生物多样性与土壤抗冲性的相关性 | 第42-43页 |
6.5 小结 | 第43页 |
7 经济林地土壤抗冲性研究 | 第43-49页 |
7.1 坡度对经济林地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7.2 枯落物对经济林地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7.3 经济林地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7.4 小结 | 第48-49页 |
8 刺槐×侧柏混交退耕林地土壤抗冲性研究 | 第49-54页 |
8.1 坡度对刺槐×侧柏混交退耕林地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8.2 枯落物对刺槐×侧柏混交退耕林地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8.3 刺槐×侧柏混交退耕林地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8.4 坡度、枯落物、生物多样性与土壤抗冲性的相关性 | 第52-54页 |
8.5 小结 | 第54页 |
9 结论与讨论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个人简介 | 第61-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4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