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工程变更管理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0-13页 |
1.2.1 工程变更的定义 | 第11页 |
1.2.2 为什么要进行工程变更管理 | 第11-12页 |
1.2.3 工程变更管理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产品数据管理(PDM)和工程变更管理(ECM) | 第15-21页 |
2.1 产品数据管理(PDM) | 第15-17页 |
2.1.1 PDM 基本概念 | 第15页 |
2.1.2 PDM 主要功能 | 第15-17页 |
2.2 PDM 系统中的工作流 | 第17-18页 |
2.2.1 工作流的基本概念 | 第17页 |
2.2.2 工作流的组成 | 第17-18页 |
2.3 工程变更管理(ECM) | 第18-19页 |
2.3.1 ECM 概述 | 第18页 |
2.3.2 ECM 的模型框架 | 第18-19页 |
2.4 产品数据管理与工程变更管理的关系 | 第19-20页 |
2.5 工作流与工程变更管理的关系 | 第2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PDM 系统中工作流管理的设计 | 第21-27页 |
3.1 工作流系统体系结构 | 第21页 |
3.2 工作流引擎在 PDM 系统中的运行机制 | 第21-26页 |
3.2.1 建模约束集和过程状态集 | 第22-24页 |
3.2.2 工作流引擎实例构建算法 | 第24页 |
3.2.3 工作流引擎的状态转换 | 第24-2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PDM 系统中工程变更管理的设计 | 第27-43页 |
4.1 工程变更管理的需求概述 | 第27页 |
4.2 变更申请 | 第27-28页 |
4.3 流程变更实施的设计 | 第28-36页 |
4.3.1 识别完全可绕开节点 | 第29-32页 |
4.3.2 识别 V 状态节点及重新初始化工作流 | 第32-35页 |
4.3.3 流程变更实施过程概述 | 第35-36页 |
4.4 数据变更实施的设计 | 第36-42页 |
4.4.1 数据变更管理相关概念 | 第36-39页 |
4.4.2 数据变更实施 | 第39-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工程变更管理实现与应用 | 第43-56页 |
5.1 开发实现平台 | 第43页 |
5.1.1 数据库平台的选择 | 第43页 |
5.1.2 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43页 |
5.2 变更申请实现 | 第43-45页 |
5.3 流程变更实施的实现 | 第45-48页 |
5.3.1 类设计 | 第45-46页 |
5.3.2 数据库 | 第46-47页 |
5.3.3 应用结果实例展示 | 第47-48页 |
5.4 数据变更实施的实现 | 第48-55页 |
5.4.1 类设计 | 第48-49页 |
5.4.2 数据库设计 | 第49-51页 |
5.4.3 应用结果实例展示 | 第51-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6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