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中长篇小说的“新女性”形象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章 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经历 | 第15-21页 |
第一节 进入朝日新闻社前的夏目漱石 | 第15-18页 |
一、留学英国 | 第15-17页 |
二、《文学论》与西方思想影响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职业作家夏目漱石 | 第18-21页 |
一、初期创作 | 第18-19页 |
二、中晚期创作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夏目漱石中长篇小说的“新女性”形象 | 第21-43页 |
第一节 高傲激进的“妖妇” | 第21-27页 |
一、《草枕》中的那美 | 第21-25页 |
1.作品梗概 | 第21-22页 |
2.“画”与那美 | 第22-25页 |
二、《虞美人草》藤尾 | 第25-27页 |
1.作品梗概 | 第25页 |
2.藤尾之死 | 第25-27页 |
第二节 热情聪慧的“佳人” | 第27-38页 |
一、《三四郎》中的美弥子 | 第27-32页 |
1.作品梗概 | 第27-29页 |
2.“野蛮”的美弥子 | 第29-32页 |
二、《春分之后》中的千代子 | 第32-38页 |
1.作品梗概 | 第32-33页 |
2.“他们”眼中的千代子 | 第33-38页 |
第三节 机敏自主的“夫人” | 第38-40页 |
一、作品梗概 | 第38页 |
二、阿延的眼泪 | 第38-40页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变迁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夏目漱石“新女性”形象塑造成因 | 第43-50页 |
第一节 明治时代的影响 | 第43-45页 |
第二节 身边女性的影响 | 第45-50页 |
一、母亲 | 第45-46页 |
二、情感经历 | 第46-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