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司法裁判与社会效果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导论:论题与进路第8-14页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第8-11页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1-12页
    (三) 论文结构与内在联系第12-14页
一、 社会效果:理想状态第14-26页
    (一) 什么是社会效果?第14-16页
    (二) 社会效果的衡量指标第16-22页
        1.服务大局第16-19页
        2.教育群众第19-20页
        3.案结事了,服判息诉第20-21页
        4.社会接受程度第21-22页
    (三) 社会效果考量的变迁路径与发展趋势第22-26页
        1.社会效果考量的变迁路径第22-24页
        2.社会效果考量的发展趋势第24-26页
二、 裁判考量社会效果的理论逻辑第26-33页
    (一) 普遍主义的论证进路第26-29页
        1.对实质正义的追求第26-28页
        2.对后果主义论证方法的倚重第28-29页
    (二) 特殊主义的论证进路第29-33页
        1.强化司法机关权能的诉求第29-30页
        2.对社会需求的回应第30-33页
三、 裁判考量社会效果的操作逻辑与实践困境第33-52页
    (一) 理想的操作路径第33-41页
        1.教化型司法第33-34页
        2.服务型司法第34-36页
        3.灵活型司法第36-39页
        4.评估型司法第39-41页
    (二) 实践困境—不能承受的“社会之重”第41-52页
        1.司法政治化的危机第42-44页
        2.司法工具主义的强化第44-47页
        3.法律规则的软化第47-52页
四、 对裁判考量社会效果的法理反思第52-66页
    (一) 形式正义还是实质正义?第52-56页
    (二) 规则治理还是纠纷解决?第56-60页
    (三) 规范考量还是结果考量?第60-66页
结语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第75-76页
后记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与调适策略的案例研究
下一篇:强奸罪疑难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