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论文

几种新型纳米复合酶膜的安培生物传感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安培酶电极第12-16页
        1.1.1 生物传感器概述第12-13页
        1.1.2 安培酶电极第13-14页
        1.1.3 酶固定第14-16页
    1.2 普鲁士蓝与电催化第16-18页
        1.2.1 普鲁士蓝及其复合物的电沉积第16-17页
        1.2.2 普鲁士蓝的电催化第17-18页
    1.3 本文构思第18-19页
第二章 快速电沉积高电活性金-普鲁士蓝纳米复合物用于尿酸的双电位安培生物传感第19-36页
    2.1 引言第19-20页
    2.2 实验部分第20-23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20-21页
        2.2.2 实验步骤第21-2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3-35页
        2.3.1 EQCM金电极和金盘电极上(Au-PB)_(REd),(Au-PB)_(nano),PB_(con)膜的电化学和SEM表征第23-28页
        2.3.2 UOx-PABA-PtNPs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和酶电极的表征第28-29页
        2.3.3 金盘酶电极的分析性能第29-35页
    2.4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基于多巴胺化学氧化聚合的高性能双电位葡萄糖安培生物传感第36-46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9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37页
        3.2.2 实验步骤第37-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3.3.1 影响酶电极性能的因素第39-41页
        3.3.2 第一代酶电极性能及BFC构建第41-43页
        3.3.3 酶电极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第43-45页
    3.4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葡萄糖氧化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海藻酸铁/贵金属纳米粒子/镀金/金电极用于葡萄糖安培生物传感第46-52页
    4.1 引言第46-47页
    4.2 实验部分第47-48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47页
        4.2.2 实验步骤第47-4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8-51页
        4.3.1 酶电极的表征第48-49页
        4.3.2 酶电极的传感性能第49-51页
    4.4 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控分离L-脯氨酸的设计及在水相中催化Aldol反应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报告病毒和细胞活性的抗EV71和CA16病毒药物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