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0页 |
1.1 研究动机 | 第8页 |
1.2 文章结构 | 第8-10页 |
2. 证券监管理论概述 | 第10-12页 |
2.1 证券监管的概念 | 第10-11页 |
2.2 证券监管的意义 | 第11-12页 |
3. 国外证券业监管模式的借鉴 | 第12-16页 |
3.1 美国的管理体制 | 第12-13页 |
3.2 英国的管理体制 | 第13页 |
3.3 德国的管理体制 | 第13-16页 |
4. 我国证券监管现状 | 第16-22页 |
4.1 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的问题 | 第16-17页 |
4.2 我国证券监管现行管理办法及弊端 | 第17-19页 |
4.2.1 我国证券监管机构的职权现状 | 第17-18页 |
4.2.2 证监会监管范围 | 第18-19页 |
4.3 弊端分析 | 第19-22页 |
4.3.1 政府监管机构的角色定位 | 第19-20页 |
4.3.2 以政府监管机构为中心的集中监管体制的负效应分析 | 第20-22页 |
5. 当前监管政策对中介机构行为影响 | 第22-24页 |
5.1 中介机构的腐败行为类型 | 第22-23页 |
5.2 中介机构行为驱动因素分析 | 第23-24页 |
6. 证券监管与中介机构动态博弈模型 | 第24-33页 |
6.1 模型的建立 | 第24-26页 |
6.1.1 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24页 |
6.1.2 模型的构建 | 第24-25页 |
6.1.3 博弈树与收益矩阵 | 第25-26页 |
6.2 模型的分析 | 第26-29页 |
6.3 基于博弈模型的监管政策建议 | 第29-30页 |
6.3.1 三方动态博弈模型的结论 | 第29-30页 |
6.4 博弈模型的改进 | 第30-33页 |
6.4.1 三方博弈模型的反思 | 第30-31页 |
6.4.2 博弈模型的改进 | 第31-32页 |
6.4.3 重新构造的博弈树 | 第32-33页 |
7. 我国证券业自律管理现状 | 第33-38页 |
7.1 我国证券业自律体系的优缺点分析 | 第33-34页 |
7.2 我国证券业自律体系现状 | 第34-36页 |
7.3 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现状 | 第36-37页 |
7.4 证券业协会自律的缺陷分析 | 第37-38页 |
8. 改进后的监管--自律模型均衡求解 | 第38-40页 |
8.1 改进后的模型与三方博弈模型的区别 | 第38页 |
8.2 改进后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38-39页 |
8.3 模型求解 | 第39页 |
8.4 博弈模型结论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