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公司债券持有人利益保护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8-11页
一、公司债券持有人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第11-13页
    (一) 公司债权人保护理论——股东“有限责任制”下的必然要求第11-12页
    (二) 投资者保护理论——公司债券持有人保护的本质要求第12-13页
二、公司债券持有人利益保护的部门法视角第13-17页
    (一) 《公司法》视角——公司债权人保护第13页
    (二) 《证券法》视角——投资者保护第13-14页
    (三) 市场监管法视角——金融消费者保护第14页
    (四) 我国债券持有人保护的视角定位——投资者保护为主的模式建构第14-17页
三、公司债券持有人利益保护现有模式的功能检视第17-25页
    (一) 我国公司债券持有人利益保护的规则体系第17页
        1、制度性保护规则体系第17页
        2、功能性保护规则体系第17页
    (二) 制度性保护规则的效果评价第17-21页
        1、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与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的现状与缺陷第17-19页
        2、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滞后第19-21页
    (三) 功能性保护规则的问题发现第21-25页
        1、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的“有名无实”第21-22页
        2、偿债保障机制的适用不足第22-23页
        3、信息披露规则的个性化缺失第23-25页
四、公司债券持有人利益保护的规则完善第25-34页
    (一) 基本法的理念更新——债券持有人利益保护的起点第26-28页
        1、《公司法》中明确公司董事对公司债券持有人的“信义”义务第26-27页
        2、《证券法》中设定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债券发行条件第27-28页
    (二) 具体法的规则联动——制度融合与机能互补第28-32页
        1、明确“债券受托管理人”为主“债券持有人会议”为辅的制度保护机制第28-31页
        2、建立以揭示“偿债能力”为核心的债券信息披露规则第31页
        3、完善“独立权威、权责适当”的债券评级制度第31-32页
        4、制定契合实际的偿债保障机制第32页
    (三) 救济法的权利赋能——集团诉讼的制度供给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9页
致谢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研究
下一篇:论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