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英文缩写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 高脂血症 | 第10-11页 |
2 高脂血症常见危险因素 | 第11-12页 |
3 降脂治疗 | 第12-14页 |
4 候选基因 | 第14-16页 |
4.1 ABCA1基因 | 第14页 |
4.2 LPL基因 | 第14-15页 |
4.3 CETP基因 | 第15页 |
4.4 SREBF2基因 | 第15页 |
4.5 LIPC基因 | 第15-16页 |
第二章 ABCA1I883M和LPLHindⅢ多态性对中国原发性高脂血人群基线血脂水平的影响 | 第16-38页 |
1 前言 | 第16-18页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18-25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18页 |
2.2 实验耗材 | 第18-19页 |
2.3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2.4 研究人群 | 第19-20页 |
2.5 实验室检测 | 第20页 |
2.6 ABCA1 I883M和LPLHindⅢ基因型检测 | 第20-24页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 | 第25-35页 |
3.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生化特征 | 第25页 |
3.2 ABCA1 I883M和LPL HindⅢ多态性与AST、ALT及基线脂质水平的关系 | 第25页 |
3.3 ABCA1 I883M基因多态性和ALT浓度对与血脂水平的交互作用 | 第25-35页 |
4 讨论 | 第35-38页 |
第三章 CETP,LIPC和SREBF2基因DNA甲基化水平对中国高脂血症人群基线血脂水平及降脂疗效的影响 | 第38-63页 |
1 前言 | 第38-40页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40-43页 |
2.1 主要器材 | 第40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2.3 研究对象 | 第40-41页 |
2.4 辛伐他汀治疗与血液标本采集 | 第41页 |
2.5 生化分析 | 第41页 |
2.6 DNA甲基化检测步骤 | 第41-43页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43页 |
3 结果 | 第43-58页 |
3.1 研究人群的基线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 | 第43-44页 |
3.2 CETP DNA甲基化和基线血脂的关系 | 第44页 |
3.3 SREBF2 DNA甲基化和基线血脂的关系 | 第44-45页 |
3.4 基线血脂水平的表观遗传和传统预测因子 | 第45页 |
3.5 SREBF2 DNA甲基化水平对辛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影响 | 第45页 |
3.6 LIPC DNA甲基化水平对辛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影响 | 第45-46页 |
3.7 降脂疗效的表观遗传和传统预测因子 | 第46页 |
3.8 DNA甲基化水平和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辛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影响 | 第46-58页 |
4 讨论 | 第58-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