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

基于OPNET的无线电监测范围仿真及建站规划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页
    1.2 我国无线电监测发展概况第9-10页
    1.3 无线监测站覆盖范围算法研究现状第10-12页
    1.4 无线监测站建站布局规划研究现状第12-13页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3页
        1.5.1 研究内容第13页
        1.5.2 技术路线第13页
    1.6 结构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无线监测站覆盖范围和建站规划基础理论第15-21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第15-16页
    2.3 电波传播损耗第16页
    2.4 VHF/UHF频段电波第16-17页
    2.5 几种重要传播模型第17-20页
    2.6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无线监测覆盖范围仿真及建站布局规划算法研究第21-35页
    3.1 引言第21页
    3.2 无线监测覆盖范围仿真算法第21-25页
        3.2.1 覆盖范围仿真总体算法第21-23页
        3.2.2 传播模型的选择第23页
        3.2.3 覆盖范围初始化第23-25页
    3.3 无线监测建站布局规划算法第25-34页
        3.3.1 建站布局规划总体算法第25-26页
        3.3.2 覆盖区域外接矩形构造算法第26-28页
        3.3.3 基于正六边形划分的初始覆盖生成算法第28-32页
        3.3.4 基于遗传算法的布局优化算法第32-34页
        3.3.5 无线监测站最终选址的注意事项第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仿真系统设计实现与实验分析第35-53页
    4.1 引言第35页
    4.2 仿真系统平台选择第35页
    4.3 仿真系统需求分析第35-36页
    4.4 仿真系统设计第36-37页
    4.5 覆盖范围算法的实现第37-41页
    4.6 建站规划算法的实现第41-43页
    4.7 实验分析第43-51页
        4.7.1 覆盖范围仿真实验第43-45页
        4.7.2 监测站参数对覆盖范围的影响实验第45-47页
        4.7.3 传播模型对覆盖范围的影响实验第47-49页
        4.7.4 地理环境对覆盖范围的影响实验第49-50页
        4.7.5 建站规划实验第50-51页
    4.8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业引导基金风险控制--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为例
下一篇:欧盟边界争端:从工具理性到道德理性--以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