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被胁迫行为独立法律地位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第二章 被胁迫行为概述第10-19页
    第一节 被胁迫行为的界定第10-12页
        一、被胁迫行为的概念界定第10-11页
        二、被胁迫行为的特征第11-12页
    第二节 被胁迫行为的分类第12-14页
        一、根据被胁迫对象不同所作的分类第12页
        二、根据胁迫来源不同所作的分类第12-13页
        三、根据受胁迫程度不同所作的分类第13-14页
        四、根据法律后果不同所作的分类第14页
    第三节 被胁迫行为的成立要件第14-19页
        一、主观方面第15页
        二、客观方面第15-17页
        三、胁迫行为与被胁迫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及应当排除的情形第17-19页
第三章 确立被胁迫行为法律性质的基础第19-28页
    第一节 紧急避险的性质之争议第19-23页
        一、违法阻却事由说第19-21页
        二、责任阻却事由说第21-22页
        三、违法阻却和责任阻却二元说第22-23页
    第二节 被胁迫行为性质确立的理论基础第23-28页
        一、较小恶害论第23-24页
        二、自由意志论第24-25页
        三、期待可能性理论第25-26页
        四、刑罚的功利性第26-28页
第四章 域外被胁迫行为性质相关理论的比较与启示第28-36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被胁迫行为性质的相关理论第28-31页
        一、传统的宽恕抗辩类型第28-29页
        二、作为正当化事由的被胁迫行为第29-30页
        三、作为独立抗辩事由的被胁迫行为第30页
        四、新的宽恕抗辩类型的被胁迫行为第30-31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被胁迫行为性质的相关理论第31-33页
        一、归属于紧急避险说第31-32页
        二、独立的责任阻却事由第32-33页
        三、作为共犯事由的被胁迫第33页
    第三节 域外被胁迫行为性质比较结论及对我国的立法启示第33-36页
        一、域外被胁迫行为性质比较结论第33-35页
        二、对我国的立法启示第35-36页
第五章 被胁迫行为独立法律地位的确立及立法完善第36-46页
    第一节 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第36-41页
        一、我国刑法中的的紧急避险第36-39页
        二、我国刑法中的胁从犯第39-41页
    第二节 被胁迫行为在我国刑法中的重新定位与规制第41-46页
        一、被胁迫行为在我国刑法中的重新定位第42-44页
        二、被胁迫行为刑法规制的立法建议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消费者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犯罪的界限研究
下一篇:广东省湛江市A区女性职务犯罪问题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