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 文昌鱼及其生物学意义 | 第12-14页 |
2 文昌鱼与脊椎动物组织器官的同源性 | 第14-16页 |
2.1 哈氏窝与垂体 | 第14-15页 |
2.2 内柱与甲状腺 | 第15页 |
2.3 肝盲囊与肝脏 | 第15-16页 |
3 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 | 第16-18页 |
4 生长激素(GH) | 第18-19页 |
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19-21页 |
5.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文昌鱼G6Pase基因的克隆、表达和调控 | 第22-61页 |
0 前言 | 第2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1.1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3-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44页 |
2.1 总RNA的制备及cDNA的获得 | 第24-27页 |
2.2 文昌鱼G6Pase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 | 第27-35页 |
2.3 文昌鱼G6Pase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5-37页 |
2.4 文昌鱼各组织取材 | 第37页 |
2.5 rzGH刺激的浓度/时间依赖性实验 | 第37-38页 |
2.6 Real-time PCR检测 | 第38-40页 |
2.7 文昌鱼饥饿、投喂处理和活性粗酶的提取 | 第40-41页 |
2.8 Western blot | 第41-43页 |
2.9 G6Pase活力测定 | 第43-44页 |
3 结果 | 第44-58页 |
3.1 文昌鱼G6Pase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 | 第44-46页 |
3.2 文昌鱼G6Pase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6-52页 |
3.3 引物特异性和扩增效率检测 | 第52-53页 |
3.4 Real-time PCR检测文昌鱼G6Pase在不同组织的表达 | 第53-54页 |
3.5 斑马鱼、文昌鱼处理样本中G6Pase的表达 | 第54-56页 |
3.6 G6Pase在不同营养状态下的活性 | 第56-58页 |
4 讨论 | 第58-60页 |
4.1 文昌鱼G6Pase是脊椎动物葡萄糖-6-磷酸酶的祖先型 | 第58-59页 |
4.2 文昌鱼G6Pase参与葡萄糖稳态的调节 | 第59-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