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8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8-9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一、扒窃问题概述 | 第10-18页 |
(一)扒窃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扒窃的特征 | 第11-18页 |
二、扒窃入罪的立法历程 | 第18-22页 |
(一)扒窃入罪的立法沿革 | 第18-19页 |
(二)扒窃入罪的原因分析 | 第19-22页 |
三、扒窃问题的理论争议及法理分析 | 第22-32页 |
(一)扒窃与携带凶器扒窃的界分 | 第22-23页 |
(二)扒窃入罪是否应当有数额的限制 | 第23-28页 |
(三)扒窃是否应该限制在公共场所 | 第28-29页 |
(四)扒窃方式是否具有秘密性 | 第29-32页 |
四、扒窃的司法认定 | 第32-42页 |
(一)对“公共场所”的认定 | 第32-35页 |
(二)对“贴身携带财物”的认定 | 第35-38页 |
(三)扒窃未遂的认定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