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利率市场化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以徽商银行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4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20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7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7-20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20-24页
        1.3.1 研究方法第21页
        1.3.2 研究框架第21-24页
第二章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概况第24-36页
    2.1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概述第24-29页
        2.1.1 利率风险的相关概念第24页
        2.1.2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分类第24-26页
        2.1.3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成因第26-28页
        2.1.4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特点第28-29页
    2.2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概况第29-36页
        2.2.1 利率波动对商业银行影响第30页
        2.2.2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2.2.3 商业银行采用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第31-36页
第三章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影响第36-50页
    3.1 利率市场化相关概念及市场化进程第36-38页
        3.1.1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概念第36页
        3.1.2 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第36-38页
    3.2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第38-45页
        3.2.1 我国利率市场化特点第38-40页
        3.2.2 利率市场化带给我国商业银行的机遇第40-42页
        3.2.3 利率市场化带给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第42-45页
    3.3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影响第45-50页
        3.3.1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管理关系第45页
        3.3.2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取得的成绩第45-47页
        3.3.3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第47-50页
第四章 利率市场化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对策第50-62页
    4.1 利率市场化下国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第50-57页
        4.1.1 主要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第50-54页
        4.1.2 利率市场化下国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第54-56页
        4.1.3 利率市场化下国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第56-57页
    4.2 利率市场化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对策第57-62页
        4.2.1 积极为商业银行营造良好的宏观金融环境第57-58页
        4.2.2 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第58-59页
        4.2.3 全面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第59-60页
        4.2.4 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以此加快业务转型第60-62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徽商银行为例第62-80页
    5.1 徽商银行背景介绍第62-63页
    5.2 徽商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主要方法第63-65页
        5.2.1 各类风险管理相结合第63-64页
        5.2.2 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第64-65页
        5.2.3 积极进行证券投资及关联方交易第65页
    5.3 徽商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65-72页
        5.3.1 徽商银行运营中面临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第65-68页
        5.3.2 徽商银行利差损失严重且中间业务收入较低第68-71页
        5.3.3 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及信息管理系统落后第71-72页
    5.4 徽商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72-75页
        5.4.1 徽商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第72-73页
        5.4.2 利率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且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第73-74页
        5.4.3 徽商银行的投资渠道单一第74-75页
        5.4.4 徽商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高级人才匮乏第75页
    5.5 徽商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对策第75-80页
        5.5.1 确立完整的利率风险管理规划第76-77页
        5.5.2 完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第77-78页
        5.5.3 积极建立信息数据库系统第78页
        5.5.4 积极进行战略转型打造特色服务第78-80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80-82页
    6.1 总结第80-81页
    6.2 展望第81-82页
感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素复合薄膜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集成场理论的校园网购物流整合实践研究--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