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2.2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Web应用安全漏洞扫描综述 | 第17-30页 |
2.1 Web应用安全漏洞综述 | 第17-22页 |
2.1.1 Web应用安全漏洞概念 | 第17页 |
2.1.2 Web应用安全漏洞分类 | 第17-20页 |
2.1.3 Web应用安全漏洞产生原因 | 第20-21页 |
2.1.4 Web应用安全漏洞风险评估 | 第21-22页 |
2.2 Web应用安全漏洞扫描技术分析 | 第22-26页 |
2.2.1 静态扫描技术 | 第22-23页 |
2.2.2 动态扫描技术 | 第23-26页 |
2.3 Web应用安全漏洞扫描工具评估研究 | 第26-29页 |
2.3.1 Web应用安全漏洞扫描工具评价标准 | 第26-27页 |
2.3.2 Web应用安全漏洞扫描工具基准测试方法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Web应用安全漏洞扫描工具评估 | 第30-39页 |
3.1 选型 | 第30-32页 |
3.1.1 扫描对象选型 | 第30-31页 |
3.1.2 扫描工具选型 | 第31-32页 |
3.2 实验过程 | 第32-33页 |
3.2.1 实验环境 | 第32页 |
3.2.2 测试步骤 | 第32-33页 |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估 | 第33-37页 |
3.4 结论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用SkipFish扫描Web应用安全漏洞 | 第39-49页 |
4.1 SkipFish | 第39页 |
4.2 系统X | 第39-43页 |
4.2.1 系统背景及架构 | 第39-40页 |
4.2.2 X-GUI模块介绍 | 第40-43页 |
4.3 用SkipFish扫描X-GUI | 第43-47页 |
4.3.1 扫描环境 | 第43页 |
4.3.2 扫描步骤 | 第43-44页 |
4.3.3 扫描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4.4 X-GUI改进意见 | 第47-48页 |
4.4.1 SQL注入漏洞 | 第47-48页 |
4.4.2 不安全的直接对象引用 | 第48页 |
4.4.3 跨站脚本攻击 | 第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SkipFish研究与改进 | 第49-73页 |
5.1 SkipFish架构分析 | 第49-55页 |
5.1.1 HTTP模块 | 第50-52页 |
5.1.2 Crawler模块 | 第52-53页 |
5.1.3 Analysis模块 | 第53-54页 |
5.1.4 Check模块 | 第54页 |
5.1.5 Report模块 | 第54-55页 |
5.2 SkipFish扫描SQL注入漏洞分析 | 第55-61页 |
5.2.1 请求构造 | 第58页 |
5.2.2 响应分析 | 第58-61页 |
5.3 SkipFish改进方案设计 | 第61-68页 |
5.3.1 后台数据库类型判断 | 第62-65页 |
5.3.2 基于时间技术的延迟请求生成 | 第65-67页 |
5.3.3 时间延迟检验 | 第67-68页 |
5.4 SkipFish改进方案实现 | 第68-71页 |
5.5 实验 | 第71-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3-74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